辉哥在知识星球分享了一条想法: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可以设计自己的每一天,而不是去接受或者响应每一天。通过设计自己的每一天,逐渐实现对每一周,每一个月,每一个季度的设计。这会让生活的掌控感越来越强。
我们都喜欢主动选择胜过被动接受,喜欢有掌控感胜过被牵着走。从自己来讲,稍加觉察就会发现日常生活工作中总会有意料之外的事情,打乱正常的节奏。这样一天下来,让人会因为没有掌控感而产生无奈等情绪。
那该这么做呢?辉哥说,你可以主动去设计自己的每一天。联想到最近在看的一本关于行为设计的书,有些许启发。
所谓主动设计,不是要完立刻做到整设计自己的一天或很多个小时(比如8小时)。因为这样设计,起初的一小段时间还能依照计划去度过那一天,但但指不定哪一天会遇到突发状况、意外状况,让计划无法达成,让自己很受挫,进而引发中断以及其后的不了了之。所以,依照行为设计的方法论,不妨从小做起。第一步设计「入门步骤」,第二步设计「微小规模」。
比如说,当我们想要养成一个每天读书的习惯,不要一上来就给自己一个每天读书半小时的约定。按照行为设计的方法,在第一个阶段(可以约定一段时间),只要求自己每一天去做出「翻开书」这个动作(这就是入门步骤);然后,当我们能每一天都能做出一个翻开书的动作后,可以进入第二个阶段,去要求自己每天去读一个段落(这就是微小规模,也就是说缩小行为的规模,让它变得易于达成)。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设计,让翻开书、读一小段成为自然而然的事,进而做到读几段甚至读更多,最后培养出阅读习惯。
结合以上,如何设计自己的每一天,以让自己体验到掌控感。从自己来讲,不妨可以这么做。在第一个月里,让自己在去了单位后的一分钟里,什么也不干:不收发邮件、不接打电话,只是静静地坐着,让那一分钟完全归自己所有,这就是「入门步骤」。然后在第二个月里,让自己在那一分钟里,去在日记本里记录一条当天需要完成的事(它可以很微小)。通过这样的步骤,让自己先对一分钟有掌控,再对十分钟有掌控感,再对一小时有掌控感,再对一天有掌控感。
主动设计自己的每一天,不一定就要从设计一天开始,而是可以从主动设计自己的一分钟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