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儿女是父母的延续,在生女儿之前我仅仅理解为父母为儿女的贡献的一些肤浅的层次上,怀孕之后,就一直住在娘家,除去在婆家待产及坐月子的时间应该为整整一年的时间,慢慢地我发现“儿女是父母生命延续”这句话的真正的含义。
比如待在家的时间里,发现我与父亲有些类似的思维习惯,而我与母亲有些类似的家庭观念,我认为待在家里着实让我从上班族的理念荣升为“家庭主妇”、“八婆”、“怨妇”等一些带有贬义的词汇。我突然变的好世俗,突然变得好自私,突然变得好冷酷,突然间我好像失去了自我,优点变得越来越少,缺点却愈发突出,我深思了许久,发现与这段时间的经历有所关联,痛苦的就无需细说,正所谓:“海啸虽然来过,但樱花还是开了!”而今日我所讨论的是我的教育观如何去面对我的孩子,正处于探索期,正处于成长期的女儿,妈妈该怎么教育你?
小的时候 ,父亲和母亲给我的理念就是非常疼爱我们,不需要我和哥哥过多的要求,他们都会无条件的奉献自己,家庭也是过的可以,没有吃过太多的苦,也没有享过太多的福,对于金钱方面几乎都是有求必应,甚至会得到更多。当然,我和哥哥从来不会乱花钱,所以父母放心,而我们也体谅。这样的理念对于我选择的婚姻有很大的关联,父母都是爱孩子的,而我也想做一个孝顺的女儿,秉着对婆家一片孝心的份上,没有过多的要求,父母也是认为我好的原因,事事也不强求,导致现在的婚姻诸多不顺,要是当时父母对我的事情再关心一点,他们再关心一点点,也许当年疯狂认为爱情是一切的理念会变得世俗一些,要是当时哥哥结婚了,我也会懂得些许道理,对婚姻再三斟酌。而那些只是如果,我还是选择了这样的婚姻。
对金钱无所谓的教育观影响到了我的后半生,前几日,哥哥回家安排结婚的事情, 晚上他说:“只要给她买东西的时候能够想到我就已经不错了。”也许他当时只是在开玩笑,但是我深知这样的教育观已经深深的印在他的脑海。而父母在一些原则上面还是非常坚守,所以我们即便再无所谓也要守着自己的底线不容诋毁。金钱无所谓的教育观影响到我和我哥。
其次,家庭男女关系也会有一部分的参考。小时候,母亲会操持每顿饭菜、打扫卫生、收拾房间,父亲则是在大事上掌权。我当然以后也都充当了这样的角色,长大之后,再怎么有事业心的我放弃了我的目标,以为女人做好内部的事情就可以了,所谓“相夫教子”就是这样吧。而我偏偏拥有了事事较真的性格让我该如何相夫教子。现在的我已经完全控制不住我自己,如何掌控,小时候的理念都是“你又把谁谁谁哭了”、“你不能这样”、“这样做不对”的生活状态下生活,总是为别人着想,从小我就努力学习,希望爸妈喜欢我多一点。其实,我心里有阴影,从小我脾气差,遭人说我数不胜数,所有人都会说我脾气差,却从来没有人教我如何去改变,年幼的我变得自卑,有事情就憋在心里,实在憋不住就发一通 ,随之带来的又是脾气差的结果,至今我还有这个臭毛病,怎么改都改不掉,总想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忘了自我。而当我在婆家呆了一个月的生活,生活水平不高,但我从来没有怨言,以为和和睦睦就是最好的,也不想让远方打拼老公压力。我觉得我是善良的人,谁知道,月子期间婆家对我的态度和做法(我不想口述,希望有一天会慢慢淡忘)让我彻底崩溃,自此,我根深蒂固!于是,我变了,在别人眼里变得不再善良、变得更加自大、变得不可理喻。我不分青红皂白的针对我身边的所有人, 是无法控制自己,感觉全世界的人都在与我做对。
最后,处世做事方面教育也有很大的影响。我个人比较喜欢探索, 稀奇古怪的东西,我哥哥也是如此。我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唯一的解释就是父母的心态吧,乐观的心态让我们保持年轻思维。小的时候,父亲为了让生活更富裕一些,做过许多事情,对于现在来说应该属于创业,但是最终都以失败而终。我呢,也喜欢探索,对很多事情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努力之后又觉得无法成功,然后放弃,最终失败,对自己没有信心。我哥好像也有这些个情况。父亲、哥、我对事情总是充满着美好的想象 却始终得不到好的结果。家里人也是积极地语言不多,更多的是批评、教育。不会理解孩子的内心,结果最重要。总之我被这样的语言暴力影响到了,至今无法忘却!、
女儿,我想努力着去做一个合格的妈妈,不想你也拥有妈妈的这些小缺点,可是妈妈发现越来越大的你和我太相似,连生气时的表情、哭泣时的无奈、发脾气时的愤怒、甚至高兴时的兴奋劲真的是和我一模一样,我想改变,而你却又时刻提醒着妈妈。我努力告诉你这些都不是正确的,可是女儿,妈妈以前也是这样,很难改变,请你不要再继续这样。我爱你,我想尽一切力量让你成为更好的你,我该如何教育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