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向觉得自己,算得上是一个懂礼节,知感恩的人。
日常生活中,也是以这个为标杆,来要求自己。虽然执行起来差点力度,多多少少会有些许地方让人诟病,但扪心自问,天地良心,我已尽力而为。
不过,今年春节期间,我的行为,仿佛颠覆了大家曾经对我的所有认知。人在老家,窝了五十多天,却在微信上没发一条祝福语,没给谁捎去一份问候,甚至打电话,接电话,也不是经常。感觉我已经人间蒸发,或者像戏文里的杨白劳一样,外出躲债了。
其实,我真的是冤枉,就如窦娥一样有天大的冤,甚至比窦娥还冤。
小年时候,我和爱人上桃花山老家,到二月挂了清明回东莞上班,五十多个日子,转瞬即逝。期间,只是在年前下山,来去匆匆吃了几个酒,其它时间就是呆在老家的一亩三分地——杨树港。
杨树港,是笼统的称呼,其实,也就弹丸之地。杨树港,山清水秀,风景确实不错,在我许多的文章中,都有过详细描述,就不再啰啰嗦嗦。
虽然是在冬末春初,但依然是花正红,菜当绿 ,鸟欢唱,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相比这里的风景,手机信号就不敢苟同,相对差了太多。不但绝大部分地方没有信号,就是有信号的地方,也如鬼火般——忽明忽暗。最让人闹心的,就是我老家的房子里,楼上楼下,屋里屋外,一点信号也没有。上不成网,连不成视频,就是手机正常通话,也断断续续,时有时无。
一下子回到了解放前,重回了多年前盲人瞎马的年代。高科技的代言,新时代的标配,智能手机突然哑火,成了聋子的耳朵,一个摆设。千把块钱的东西,既不能当成成功的标签,又不能用作人际交往的工具,简直就是一个累赘。好多次,我都有从窗户或者大门扔出去的冲动,只是因为囊中羞涩,底气不足,苦笑一声,只好作罢。
数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我又是一个极其懒惰,且传统的人,自认为过了元宵节,再补发,少了一份真诚,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五十多天,无聊的五十多天,漫长的五十多天,不上网,没有电视,电话接不通。因为新冠肺炎需要防疫,不能走亲访友,不能呼朋引伴,想给远在深圳的女儿女婿打个电话,想给经常接济我的朋友同学问声好,想给关注我关心我的读者朋友送出新年的祝福,想给教育我的师长帮助我的同事道声谢……
通通都不可以,统统都不行。
没有网络,文章无法写,新诗不可吟,必要的礼数,搁置一边,感恩的祝福,荡然无存……
我成了白眼狼,背负着太多的忘恩负义。
回东莞上班了,网络恢复正常。只是年已经过去了许久,祝福未免已经姗姗来迟。可能闭塞太久,我好像已经失去了祝福语言的表达能力,只会傻蛋一样,摸着干瘪瘪的荷包,无神的盯着信号满满的手机……
该怎么遣词造句?发一条祝福的短语,才能弥补我沉默不语的五十多天,所犯下的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