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483952/4839b67d1f372158.jpeg)
漫步于喧闹的城市街头,忽然有个发现:不知打啥时起,曾经作为街边重要景致的书报亭摊不见了。
是的,痕迹皆无,仿佛从未存在过一般,表述得幽默点那就是,直如犯罪高手制造的作案现场,直令那些从警经验不足的侦办者来了后左右打量,依然两眼茫然,根本看不出点头绪来。
不买书报了,那么精致,看上去赏心悦目的铝合金小亭子你卖其他也算呀。不,啥都没了,仿佛一种不愉快的存在,好似溅在胸前衣襟上的饭点子,不去除掉不遂心。
不敢自称知识分子,蠹书虫,书呆子,书癫,半傻子之类的称谓应该还差不多,成绩嘛肯定是谈不上——这就是此刻正涂鸦本篇小文的这厮自己对自己的定位。
家里的书柜里,至今还满满当当存放着少说也有千余册书,其中竖排本繁体字也不在少数。而可惜的是,它们也好几年没被主人的手翻抚过了,几乎完全忘却了其存在,有尘埃附着那是必然。仿佛眼下的时髦女子兴致一来买了个时兴包包,稀罕一阵子后就被忘记在衣橱的深处。
笔者呢实际也一样,曾经的自己,在一个月只能赚几十块的年月里,除了经常逛游书店外,还自费订阅数份报纸和近十种文学杂志。此外上街时但途径书亭报摊也不免浏览一番,随手即买,毫不吝啬,每回都格外愉快。
而自打退休,就彻底变了,像笔者这种带点傻气的主儿,基本上就待在家里不出来,朋友无多,社交也少,与人一起吃饭以及参与社会活动就更少了。这就是本人对市面上风光不敏感的缘故吧。
与此同时呢,穿梭于闹市人群中大声吆喝着卖报也捎带推销点儿广告的小报童也不见了。也难怪,报纸受冷落看,那孩子们再清脆的吆喝声也失去了意义。
没办法,社会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行业的崛起便意味着另一个甚至多个行业的衰落。似乎就在昨日,报纸和电视还是人们获取新闻和时令消息的最主要渠道。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包括到菜市场买菜的大妈——都开始利用网络了,人手一部手机,使用方便,随手即来,不亦乐乎。
可笑的是,天性蠢笨的笔者至今各类时令东东皆不能熟练使用,连对医保卡,银行卡之类一直心存敬畏,不知咋入手。
就在今日凌晨几近两点之时,手机突然被卡死,自己再三折腾也无济于事,而家人都不在身边。没办法,只好穿好衣服下到住宅楼底寻求帮忙。半小时后好不容易等到一个年轻人,遂诉求之。说来也怨不得人家,只见对方瞪眼,眼神惊异看著眼前的半大老天,颇有几分惊慌。是呀,时点已是后半夜了,谁能不警觉呢。这么个节点,对方实在是不能不有所怀疑:不会是个诈骗者甚至强盗吧。
不过对方最终还是给予了帮助,大概是看在半大老头子的面上吧。笔者这厢呢,也只能是再三——真的是再三感谢。
类似的经历,两三回了。想想连自己都觉得可笑,冒傻气。
对了,家里的电视机事少也有四年了吧未曾打开过,连很对脾胃的体育比赛转播也完全化成了记忆。须知笔者这个行动木诺的半大老头子当年曾是——不,是连续多年的——全校教工乒乓球比赛的冠军哪。
而今获得外界新闻,消息和资讯,一部手机足矣,尽管自个儿对此手雷(手机在年轻人那里的绰号,因为太多婚姻都是因了手机而拆散的)的使用太外行,太傻帽,太多的基本操作也笨手笨脚。
哎,真可真是——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诗》)。可以预见,以后的日子只能是更艰难,出洋相更多。
爱咋咋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83952/6577d9d5abea15c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