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而立虚云
记不得是什么时候与王波老师第一次见面了,可能是在被其他老师叫到办公室训话开始的。那时候,估计已经被王老师关注了。
印象中,王波老师身材结实,目光炯炯有神。在一次参与学生会活动的例会,王波老师对我们大谈人生与理想。他讲到自己在大学时,是学生会干部和优秀学生。
当时,不觉得王老师真有那么牛逼,况且就算有那么厉害,也和我没有半毛钱关系。于是,我当时的状态应该是睁着一对死鱼眼,勉强听他把话讲完,以示尊重。
这就是我当时的不懂事:不能识别真正的牛人,即使识别出牛人,也对他不恭敬,因为感觉自己永远和牛人不相干。
这不懂事的毛病,是每一个患有此病者一生的致命伤。
一个人如果在二十几岁的时候,不能和这个世界和解,那么估计他一辈子也很难和这个世界和解了。所谓和这个世界和解,就是作为个体的我们始终要和别人协作来完成一些事情。为了完成这些事情,我们需要把自己“协作界面”搞得漂亮一些、方便一些。这样,才会有更多人愿意和我们合作共事。
在大学,很多人是一周不洗头的主,所以“协作界面”不可能好。当然,协作界面还包括待人处事的心理态度,比如热情好客、一诺千金、办事靠谱等。
这些都属于协作界面,如果我们能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养成,那我们的一生就会有很机会,还可能有很多贵人提携,如果没有养成,那我们可能一辈子获得挣扎。
作为曾经优秀学生的王老师,显然是属于建立了良好界面的人。而当时的我,是一个协作界面烂得有没有都一样的人。
如果不是十年后的一天,发现一个叫BOBO的人关注我的公号,我可能永远也不会想起在自己的生命当中,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个优秀的人——王老师。
这种优秀,不是因为我在十年后,听说王老师离开信息大学后,找了一份长期研究人工智能的工作。而是因为,在我重新联系联系上王老师后,在脑海中迅速脑补出,王老师曾经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之间,和我这十年里认识的牛人一般无二。
虽然,再牛的人,也有很多缺点。毕竟,人无完人嘛。只是,如果我们不曾佩服过牛人,往往损失的是我们自己。
孔子曾近曰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也就是说,保持对世间优秀的人和美好的事物,保持一定敬畏,本身是对自己精神状态的一种升华。
现在的我,对于工作中的新人,也开始多少保持一点敬畏之心,就像老和尚在顶礼“未来佛”一般。
虽然我现在的协作界面有了很大改善,但依然只是一个不成功的小人物。而与王波老师的有限接触,给我带来的启示,依然对那些还在学校的,刚开始工作的人,有同样的警示:
1、要想得到贵人帮助,请先搞好自己协作界面。
2、尽早与世界和解吧!
3、不要轻视身边的菜鸟后辈,还要适当给予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