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阅读《这才是心理学》,昨天看的时候,感觉很不容易理解。但还是硬着头皮看下来了。一直认为心理学没有那么难,原来没有接触到真正的心理学。
今天再继续读,发现比昨天强一些了。这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很多在媒体上听到的心理学分析,未必是经过科学论证的。
阅读是为了把书中内容应用到生活中,在我看明白的内容里,有一个概念很有趣,它就是“鲜活性”。
“当面临问题解决或决策情境时,人们会从记忆中提取与当前情境有关的信息。因此,人们倾向于利用更容易获得的、能够用来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的信息。”来举例说明吧。
如果你想买一辆汽车,一段时间内已经搜集了很多车辆的信息,对各大厂商的汽车研究的很透彻。
也会关注专业汽车网站,在各大评论社区看了很多评论,也看过很多专业汽车杂志。终于选中一款心仪的汽车X。
可在购买前,一位朋友和你说了他遇到的情况,他也买了X型车,可是却频频出状况,此时朋友的信息让你就犹豫了。这是个个案,不是这款车的普遍情况,但是他却是鲜活的案例。
这是书中的例子,我把它简化些表述出来。
试着说说在我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吧,比如我从专家那里看到他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在经典书中看到过相似的观点,可是当看到身边人遇到类似事情时,他们的处理方法和我所了解的不一致时,我也会犹豫,甚至有些动摇。这也是被鲜活性影响了。
还有一个是癌症的发生,最近这几年,常听到身边人得癌症了。每每这时,心情特别沉重。于是会认为癌症离我们越来越近,发病率特别高。这也是身边的鲜活性。
但事实是不是这样呢?在一些新闻报道中提到的数据,它们是可信的吗?是不是要根据全面的数据调查结果,才能做出真实的推断。而不是仅靠一些身边人的情况和新闻中的报道而紧张。
看来心理学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内容,这只是冰山一角。
作者:小奇 语写、时间记录极致践行者;持续语写991天,持续时间记录901天。
小奇的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小奇之旅
每天更新一篇文章,让成长有迹可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