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

作者: 仲景堂 | 来源:发表于2017-10-31 13:41 被阅读0次

令人叹息的同时,也令人深思倒吸一口凉气,因为这个女孩的一些习惯,是当下很多年轻人都有的,熬夜、加班、饮食不规律、零食快餐是主食...

关于胃癌,很多人的意识还停留在10年前,认为胃癌是只有老年人才会得的病。殊不知,现在胃癌患者正在越来越年轻化,目前我国最小的胃癌患者仅有5岁。

01

知己知胃癌,

避免胃癌,从预防开始...

胃癌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我国也是名副其实的胃癌大国:

每年新发现病例约为68万例,

占全球发病总数的50%左右,

死亡例数约占世界50%。

胃癌最可怕的3个特点在于发病率高、早诊率低、死亡率高:

我国60%-80%的患者

一查出来就是晚期,

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20%,

意味着每10个确诊胃癌的患者中,

能活超过五年的不到2个。

胃癌一经发生,癌细胞即不断增殖,并向周围组织浸润扩展或向远处播散转移,引起全身组织器官的衰竭而导致死亡。

据临床统计,

约有50%的患者在诊断时胃癌已经开始转移,

近70%-80%的胃癌切除后发现已经淋巴结转移。

因此,晚期胃癌在临床上更为常见。

所以对于胃癌,目前的医学治疗手段还是比较有限的,要想避免“中招”,我们最该做的是早预防。

02

幽门螺旋杆菌

胃癌的重要因素

医生在为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肠疾病治疗过程中,一般会在患者体内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

很多时候,幽门螺旋杆菌是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甚至胃癌的元凶,一旦感染,病程进展会加快。

相关研究表明,HP感染率与胃癌死亡率有明显相关性,胃癌患者中百分之90以上感染有HP。

此外,幽门螺旋杆菌还具有感染率高、易传染、易反复、难根除的特性。

共用餐具、相互夹菜等都可能导致幽门螺旋杆菌随着唾液传播。

想要杀灭胃中的幽门螺旋杆菌,

需要用抗生素,

但它很容易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如果第一次治疗的时候没有根除,

那么第二次治疗时比第一次治疗根除的难度更大,

同样的治疗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根除率逐步降低。

03

出现这些胃部不适

你需警惕...

生活中许多胃部不适的症状可能会被我们忽略,但积累漫长岁月后,胃癌就可能出现。

1、饭后饱涨,吐酸水,不消化

这个时候你可能已经有了胃炎,胃酸过多在胃内发生腐蚀作用,

胃粘膜受损,出现吞酸、反胃、吐酸的现象。

日常解决办法一般就是服用碱性药物,如小苏打、铝碳酸镁等,

但中和的效果只是暂时的,药效过了胃酸又会分泌过多。

如果反复用药,容易产生依赖性,治标不治本。

2、打嗝,嗳气,有异味,咕噜咕噜响

有的人打嗝时会发出异味,而且伴随打嗝,胃里还会发出咕噜咕噜声。

这种情况说明可能有胃炎、肠炎或者胃肠功能紊乱。

如果异味是酸味,表明胃酸过强;

如果是苦味,表明胆汁剧增;

如果是腐烂(臭鸡蛋)味,则和硫化氢有关,

是因为食物被胃酸消化成糊状物后长时间阻留在胃里形成硫化氢。

3、经常胃痛,烧心,胃食管反流

胃炎如果没能及时控制、治疗,会进一步加重,出现烧心、灼痛等情况。

这是因为胃酸太多严重腐蚀胃粘膜,造成胃壁糜烂、溃疡,甚至胃穿孔。

胃酸会顺着食管上行,造成胃食管反流,腐蚀食管壁。

胃食管反流是无法自己控制的,就像无法控制呕吐一样,必须去医院就医,接受治疗。

4、时不时的恶心、呕吐,甚至呕血

青年人因胃癌而出现呕吐容易误诊,

其中最为多见的是误诊为溃疡病,其次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等真正发现并确诊时多已属于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时机。

据临床统计,确诊的年轻胃癌病例中,呕吐的临床症状占了近40%。

所以如果经常出现恶心和呕吐千万不能大意,可能是胃癌的征兆。

大多数情况下胃病并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而是有因可寻的。而胃作为我们人体第一大食物接收站,自然是最容易被饮食习惯所影响。

如果你有以下这些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应该注意了,

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都有可能导致胃癌的发生,严重地威胁着自身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1、常吃隔夜剩饭剩菜

年纪大的人一般都会比较勤俭,晚上的剩饭菜舍不得扔掉,第二天热一热再吃。

这些隔夜的食物有可能被霉菌污染发生霉变。霉菌中有些是产毒真菌,是很强的致癌物质。

2、爱吃烧烤类食物

现在人的生活压力比较大,尤其是年轻人。

在一天工作结束后,难免想去放松一下,约上朋友去吃烧烤是常见的聚会形式。

虽然有利于放松身心,却对身体产生了危害。

食物经过烧烤或烟熏后,容易产生如3,4-苯并芘等多环芳烃类物质,这些都是明确的致癌原。

例如烤牛肉、烤鸭、烤羊肉、烤鹅、烤乳猪等,含有强致癌物苯丙芘。

3、爱吃油炸食物

炸鸡翅、炸薯条、炸面包......油炸食品因其酥脆可口、香气扑鼻,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但经常食用油炸食品对身体健康却极为不利。

食物煎炸过焦后,产生致癌物质多环芳烃。如咖啡烧焦后,苯并芘会增加20倍。

油煎饼、臭豆腐、煎炸芋角、油条等,因多数是使用重复多次的油,高温下会产生致癌物。

4、喜欢吃腌制食物

在中国,西北和东北为胃癌高发区,这与喜欢吃腌制食品有关。

这些地区冬季非常寒冷,难有新鲜食物,因此大量食用腌制食品。

腌肉、熏鱼等加工肉类制品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极易形成亚硝酰胺,在胃中直接诱发肿瘤。

这也是沿海地区胃癌高发,及日本人胃癌发病率高的原因。

5、喜欢吃烫食

人的消化道黏膜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

超过这个温度,黏膜就会被烫伤。

比如刚煮好的粥,温度可达80—90℃,很容易烫伤消化道。

如果经常吃过烫的食物,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受到烫伤,反复地烫伤、修复,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变成癌症。

6、三餐不规律

有些人因为忙于工作,加班熬夜等,经常不按时吃饭。

然而胃却偏偏是一个习惯遵守"时间表"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于及时消化食物。

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没有食物中和,就会消化胃黏膜本身,对胃黏膜造成损害。

饥一顿,饱一顿,经常不吃早餐,有时又暴饮暴食,加之开夜车、生活无规律,让胃癌发病有了"良好"的土壤。

7、大量饮酒甚至酗酒

酒桌文化在我国十分普遍,聚会、宴请、谈生意等难免需要喝上几杯。

适量饮酒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但根据医院的数据显示,因为大量饮酒而进医院的病例呈越来越多的趋势。

大量摄入酒精后,高浓度的乙醇在胃内停留,与胃黏膜直接接触,溶解黏液和生物膜。导致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微血管损伤,组织缺血缺氧坏死,从而引起胃黏膜糜烂或溃疡形成。

医学上还有个专门的名词叫“酒精性胃病”。

8、经常熬夜

追剧不过瘾凌晨3点才看完?

睡前玩手机不知不觉过了12点?

工作没做完加班加点熬了个通宵?

熬夜看似和胃癌并没有直接联系,但其实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一来胃部得不到休息,夜以继日的“工作”。二来熬夜使人睡眠不足免疫力下降,也就给了癌细胞趁虚而入的机会。

相关文章

  • 胃癌早期能活多久

    胃癌早期能活多久?提起胃癌,相信大家都很了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被胃癌这种恶性肿瘤带走了宝贵的生命。对于胃癌来说,...

  • 远程小e健康分享:这10类人最需警惕胃癌“来敲门”

    胃癌是严重威胁全球健康的恶性肿瘤。据第12届国际胃癌大会发布的“胃癌关注度大数据”显示,胃癌在“公众最关注的癌症”...

  • 2020-10-19

    胃癌 胃癌病因繁多,幽门螺杆菌是其中重要的一种。胃癌的症状包括早饱,梗阻和出血,多在疾病后期出现。胃癌主要依靠内镜...

  • 胃癌易感基因检测----恩本健康

    中国是胃癌大国,全世界约有35%的胃癌病例发生在中国。胃癌早期治愈率可达90%以上。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

  • 胃癌

    令人叹息的同时,也令人深思倒吸一口凉气,因为这个女孩的一些习惯,是当下很多年轻人都有的,熬夜、加班、饮食不规律、零...

  • 胃癌

    大家好,胃癌从饮食方面习惯,现代农药比以前药性强烈了,喷雾剂农药喷洒青菜,稻谷,荷兰豆,除草剂农药,人又要呼吸,喷...

  • 胃癌

    1.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长期食用薰烤,盐腌食品的人群中胃远端癌发病率高。与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

  • 胃癌

    北京珍鑫国际中医研究院应用效果研究 摘要:陈某,男,60岁,诊。胃癌术后,胃脘不适3年余。 初诊:诉3年前出现反复...

  • 胃癌

    胃的淋巴系统与分组——丰富 胃黏膜层、黏膜下、肌层、浆膜下的毛细淋巴管网形成淋巴集合管,汇合后分别向胃大小弯行走,...

  • 胃癌放疗期间吃什么中药好?

    胃癌放疗期间吃什么中药?胃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胃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lb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