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2828/2b41e0f0c728ab8b.jpg)
和同事聊天,提到现在要不要给孩子配一部手机。
要配,我语气非常坚决。因为同事的孩子已经七年级了,频频的线上学习,与同学、朋友沟通等,这会牵涉到孩子们的秘密。就像分床,他们已经不适合和你共用一部手机了。
不要用自己的权力限制孩子内心和实际的需求。
14岁正处于青春期的萌动,像任何生物的成长规律一样,他/她需要逐渐脱离母体的保护,成为崭新的自我,从而得到新生。 父母是他们成长的环境与营养,对他/她们的爱要从保护逐渐的走向剥离, 进入更新的使命。正如台湾作家龙应台的生活哲理:“所谓的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但她/他还不完全成熟,不能独立适应新的环境,这就需要家长的引导、陪伴、训练、直至完全脱离。
两年前因网课需要,为正在上五年级的小女孩添置了一部手机。 无意间发现她用手机在被窝里看小说,直接导致眼睛近视。罪魁祸首是手机吗?不是。那是什么?是我没有正确的引导她认识手机,使用手机。问题出现后如果家长不反思,一味的责备孩子甚至当着孩子的面把手机摔碎,教育会适得其反。
在摸索中我也犯了很多错误。比如曾经没收过手机、设置过密码、失控的嚷叫,现在看来这些错误的本质问题是家长对孩子抚育能力的匮乏。
好事多磨,经历些风风雨雨,现在她已经能像一个大人一样正确处理手机与学习、生活的关系了。比如和同学聊聊天、搜索一下知识的困惑、坚持英语趣配音、学唱歌曲、听书、看电影,最近我还在网上给她买了她喜欢的文学课。
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与自行车。他/她的身体和心理程度可以去驾驭一辆自行车了,想要一个自行车,你会不会给孩子买?姑且不说需要家长陪伴练习骑自行车,会骑之后你是不是仍有这样那样的担心?
骑自行车。没有人引导、陪伴,孩子在自己的摸索过程中会摔倒,甚至会摔伤。即使有家长全程参与,学骑自行车,孩子也会摔倒,但机率会小的多。
如果不给他买呢?错过了合适的年龄段,他会失去兴趣,学会某一技能的兴趣,失去一个智育的好机会。
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接受孩子的跌打损伤。无论如何父母对孩子的抚育是个过程,整个过程的原则是尊重,对身心发育规律的尊重,对人格的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