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儒邵雍先生,有一首诗,曰:
天虽不语人能语,心可欺时天可欺。
天人相去不相远,只在人心人不知。
人心先天天弗违,人身后天奉天时。
身心相去不相远,只在人诚人不推。
邵先生主张“人心即天心”,天心就是天道,人心就是性,人心能体天道自然之运化。这个主张一般人不好理解,便只能是望文生义,以文解文了。
我这里引用一则古人旧事,以证人心天心之妙。
明代嘉靖年间,徽州有一瞎子,名曰汪龙,以能卜筮前知而显名。
时徽郡守闻其名,不信,乃召汪龙入府检验其术。待其对答毕,及去,行至仪门下,方欲跨门阈。郡守又唤而返之,问曰:“今科南京解元,知为何许人?”
汪龙对曰:“祁门”。
郡守闻言令去,及汪龙再至跨阈处,又唤之返,问来科解元是谁?
汪龙复对曰:“仍是祁门”。
郡守闻言不信,以其敷衍必不验。
后嘉靖甲午科解元为郑维诚,丁酉科解元为王讽。而此二人皆祁门人也。
而汪龙所以答“祁门”者,乃因“骑门”也。而汪龙所习之术,乃邵雍先生之梅花易数也。
邵伯温,邵雍先生之子也。伯温曾言“家君观天地人物消长,唯于动处占之,盖吉凶悔吝生乎动者也。而心体虚明,遇事物之来便知成败始终、人之祸福脩短,皆无毫发爽,不待推测之也。若思虑纷扰占之虽有验,臆度而已。”
此见天心即人心者,非古人妄语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