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青春无悔
不禁想起大学母校的校训:明德修身,格物致知,意为人天性是向善的,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并告诫我们要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阅读固然如此,不仅重在“读”,也重在“思和用”。
目前为止我大多数的阅读动机是郑老师提到的两点:为了娱乐消遣;为了获得当下需要的一些信息而去阅读。
我觉得想要突破自身的阅读局限首先要明确、清楚阅读的目的。之前自己阅读的目的很少是为了“发展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或是为了“分享人生经验,改进生活世界的体验”而去阅读。这应该是我阅读局限其中之一,阅读太过浅表化。我自身对于阅读价值的理解是在加入“互加”平台,知道“勇气读书会”“百班千人读书计划”“数学王国里的写作女王”后才有了大的改观。更加明白了阅读的重要性。 其次像老师所讲的“要有合宜的阅读方式”,学会阅读,必要时要进行圈划、比较,在“理解内容价值,肯定书籍价值”的同时有所反思、质疑,甚至是批判。有时阅读不是全盘照收,是有批判性的阅读,理解性的阅读。对于读过的书籍,更重要的是对生活有用的知识点,要分期进行“回顾”,而不是读过一遍就万事大吉了,要实现长时记忆。阅读结果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阅读要学以致用,将所学阅读的知识灵活应用到生活中,工作中。
建构高品质的阅读趣味,在以上几点中,补充一点,那就是郑教授讲到的要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兴趣”,更要有所行动,“知行合一”,做一个清晰的“专题”读书行动计划。一个月精读一本书,或是一年精读十本书这样的阅读计划,逐渐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更好的是,尽可能阅读多种题材,从而拥有一个好的阅读背景,拥有广泛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阅读素养,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形成好的思维品质。
听了上海师范大学郑桂华教授分享的课程《做一个专业的阅读者》,感觉自己真的是一个门外汉,阅读的书籍还是太少了。郑老师对自己读过的书籍都能侃侃而谈,好生羡慕。老师每个例子都恰到好处,才思泉涌,滔滔不绝。平时阅读少,精读少,现在越来越意识到“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青春无悔听了老师们的课程,觉得老师们都是书读了百遍,其义自见的专业阅读者。看来长时间阅读图书的沉淀,不仅会使人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升,也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不仅有话可说,而且句句经典。
郑老师的一个例子“物理热流的特性”更是强调,我们教师,在授课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高尖思维,而不是浅表化的理解。
我归纳了一下“专业阅读者”应有“七有”:有兴趣、有目的、有方法、有反思、有记录、有回顾、有应用。这样才能向“专业阅读者”的目标走近 ,远离教师“只教书不读书”的舒适圈。
正如老师说到的“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为了不留遗憾,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不做井底之蛙,拒绝坐井观天,走出舒适圈。趁时光正好,希望自己行动起来让阅读真正走进自己的生活。
更希望在互加青椒的平台上,能看到自己阅读的成长,学会阅读,从阅读中去学习,解决实际问题,使自己走的更远,我们可以读得更好,一起加油吧!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青春无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