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越来越多见的寒热错杂证

越来越多见的寒热错杂证

作者: bff84e533abb | 来源:发表于2017-09-12 07:16 被阅读562次

随着门诊次数的增加,见到的病人也越来越多,发现单纯的寒症和热症越来越少,而寒热错杂症的,病人越来越多,如果单纯考虑寒和热的问题,往往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

从仲景《伤寒论》的书中可以查找到很多寒热错杂的问题。从表证里面可以看到表寒里热的麻杏甘石汤证,兼见里郁热烦躁的大青龙汤证。

半夏泻心汤证、生姜泻心汤证、甘草泻心汤证、附子泻心汤证的中焦寒热错杂。类似方子还有黄连汤证、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证。

治疗少阳太阴虚寒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也属于寒热错杂范围。

还有治疗蛔厥、久利的乌梅丸证。等等。

如上诉几点,可以简单的分析出来,常见的寒热错杂症,多数出现在太阳病、少阳病、厥阴病。至于少阴病篇中所用四逆汤类加猪胆汁的则不属于此类分析范畴。

还可以看出寒热错杂症往往多数出现在误治、失治之后。

如果从表里、上中下三焦、左右的考虑而言,既可以有表寒里热麻杏甘石汤证,还可以出现上焦热中焦寒的栀子干姜汤证,肝热脾寒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中焦寒热错杂的泻心汤五证(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附子泻心汤、黄连汤),还可以上热下寒的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证、乌梅丸证等。

临床可以见到的寒热错杂症日渐增多,除去各类治疗方案的贻误之外,仍和当今人的饮食生活作息习惯有关系。

学者,多应当从个个角度入手,不会拘泥于教材所学的框框。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临床,提高临床疗效。

陋医闲言

2017年9月12日早晨,写于同安。

相关文章

  • 越来越多见的寒热错杂证

    随着门诊次数的增加,见到的病人也越来越多,发现单纯的寒症和热症越来越少,而寒热错杂症的,病人越来越多,如果单纯考虑...

  • 寒热错杂证痞满案

    2017年4月27日,时有一妇人59岁,突患咽干,欲呕,胃脘部痞闷,下腹痛欲解便而不得,口黏腻不爽,二日前晚急诊他...

  • 老胃病,寒热错杂

    有一老人,六十多岁,主诉是反复腹泻、乏力半年余,症状有腹痛腹泻、口苦、大便一天三次左右,不成型,没力气,吃了西药或...

  • 厥阴病总结

    刘渡舟 厥阴比少阳阴邪要重,所以叫做阴之极,但是有阳气来复的条件,所以有寒热错杂的表现,不同于少阴病。寒热错杂表现...

  • 手脚心潮,胆小易惊,寒热错杂的孩子,好像怎么照顾都不行?

    患者情况 性别:男 年龄:5岁7个月 证型:寒热错杂 气阴两虚 刻下症:患儿精神佳,体力可,生长发育欠佳。出汗多,...

  • 寒热错杂痞下利案

    丁酉年乙巳月 时一85岁老人,因进食隔夜菜肴,即发为恶心欲呕、心下痞而胃痛、下利日数5-6行,前往诊于村卫生室,予...

  • 治愈过敏性鼻炎的“心法”

    为什么过敏性鼻炎很多人治不好?甚至认为这个病是不可能治好的! 久病之后,病证会有寒热虚实的错杂,治疗过程中也可能有...

  • 五招调理“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是寒热错杂表现之一。指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的证候。 上热下寒是现代人常见的一种症状...

  • 观心庐医话 | 温凉传变 (一)

    文 | 观心居士 某年间,我曾患一种温热病。病的起因,是我医术未成时,接受其他医生的治疗,用药不当而寒热错杂,后来...

  • 疫情之下的倒春寒,三大方法预防伤肺的寒邪!振奋阳气,驱散寒湿之邪

    春初天气变化快,容易出现昼夜温差大的倒春寒情况,要想抵御寒邪外闭,内则郁热等寒热错杂情况,还需多做做舒张运动。 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越来越多见的寒热错杂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bq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