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锅上多少锅下多少。对这句话可能很多人并不理解,毕竟如今大部分年轻人都住城市了,用的也是天然气,开关一开火就来了,根本不用考虑烧火的问题。但在农村却不行,需要做多少饭自然就需要烧多少火,这是一点都不能差的,除非愿意茹毛饮血。所以这烧的东西就成为了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关于烧火的材料,农村大多数家庭用的都是玉米秸,毕竟满地都是。可对于我这样不种地的家庭来说,玉米秸根本没有,只能考虑其他材料了。木材——当然了并不是能当材料的木材——就是很好的烧火材料,不仅火大还很热炕。冬天里,炖上一锅酸菜大骨头,坐在热乎乎的炕上应该是东北人最惬意的享受了。可夏天烧这个就有点过了,谁愿意大夏天的还躺在热乎炕上呢?这就逼着寻找新的材料。首选要数煤炭了。
煤炭实在没什么可说的地方,黑乎乎的也不好看,动一下还弄一手,可就是这个小东西在如今的农村却大受欢迎。天气热了后,只需要一点点就能做一顿饭,而且炕还不那么热。正好家里剩下的煤不多了,准备去买。卖煤的地方离我家真不远,而且那老板我还认识。
当我溜溜达达地走到煤场时发现老板不在,本来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是现在看煤场的人也换了,我同样不认识。以前我只要买煤只需要来交上钱就等着给我送来就行,可现在不行了,现在看煤场的人不会开铲车。没办法我只能回去骑上心爱的电动三轮车自己去拉了。
看煤场的人坐在屋里看电视,我喊了一嗓子,谁知那人只是问了我一句,听说我只买二百斤就又返回屋里坐下了。我等了一会,见他再没别的反应,就又问了一句。这时候他才不耐烦地向煤堆指了指,“在那,自己去装吧。”我挺无语的,真的。本来我自己去装也没什么,可我就是看不惯那人的态度。有心想给他老板打个电话,一寻思还是算了。咱又不是常来,没必要做那不是人的事。
后来,我并没有自己去装,而是在屋门口等了一会,努力平息自己因为生气而起伏的胸膛,直到自认没事了才又走进去。我乐呵呵地对那个人说,“师傅,一袋煤一百斤呢。其实不是一百斤拿不动,而是那煤太脏。你搭把手帮我拿车上。”
那人可能是见我态度不错,这才不情不愿地站起来帮我。有时候想想干什么都不容易,何必为此而生气呢?如果自己不生气那么生气的就一定是别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