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国藩联系现实评价说:“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福益外家,若专在胜人处求强,其能强到底与否尚未可知。即使终身强横安稳,亦君子所不屑道也。 (《曾国藩全集·家书》)
曾国藩因为喜欢老子,所以晚年常给孩子们讲这样一个故事,:
老子在老师常枞临终前去看他,老子问老师还有什么遗言或道理要告诉学生。常枞用最后的力气张开嘴,对自己这个聪明的学生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
老子说:“舌头还在。”
常枞又问:“你看我的牙齿还在吗?"
常枞这时已年近百岁,牙齿也早已掉光。于是老子回答说:“牙齿都不在了。”
常枞说:“你明白了吗?”老子说:“明白了。
常枞说:“很好,很好。"然后,常枞含笑而逝。
老子明白了什么?常老师又说了什么?
舌头是柔软的,所以还在。牙齿是刚硬的,所以早就不在了啊!p13
2.说到这种“高不成,先低就”的处世智慧,其实我们还可以从至圣先师孔子的身上看到更生动的验证。
孔子 17 岁时,父母都不在了。有一次,鲁国执政季氏发了个通告,邀请鲁国所有的士族子弟来家里参加宴会。士,在春秋时期,是贵族中的最后一个等级。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属于士,所以孔子也应该属于士。所以,17岁的孔子一个人就去赴宴了。可还没进季氏的庭院,就被人拦住了。季氏的家臣阳货拦住孔子说:"你又不是士,你来干什么?
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阳货这话对孔子来说简直就是巨大的侮辱,因为他这话要么是根本不承认孔子的“士”的身份,要么就是不承认孔子是叔梁纥的儿子。这对士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可是,年轻的孔子却并没有去争这个名,而是默默地转身走开了。他走到哪里去了呢?他离开了父母之邦鲁国,走到他祖先居住的地方--宋国去了。孔子在宋国苦学礼乐,渐渐名声大震。三年后,他携新婚妻子再次回到鲁国后不久,孔子的儿子降生了。这时候,鲁国国君鲁昭公听说孔子生了儿子,立刻派人送了一条大鲤鱼来表示祝贺。所以,孔子就给儿子取名叫孔鲤,字伯鱼,就是为了纪念这件事。
你看,孔子三年前离开的时候,连“士”的名分都不被人承认,连季氏一个小小的家臣都可以随随便便地侮辱他,但他三年后再回来的时候,连国君也要对他表示尊重。
孔子三年前离鲁去宋,不争一时之名,默默地打造自己、修炼自己,不就是一种“高不成,先低就”“名不正,事先顺”、“先有为,再有位”的人生智慧吗?p25
3.有一个寓言,是说地球上原来一片荒芜,根本没有水。后来水来到地球,她想把这个星球变成一个有生命、有希望的星球,于是她让五个水滴使者去帮她完成这个伟大的使命。
可五个小水滴却各有各的私念。
第一个说:“你把全部的水都给我吧,我会创造出音乐之水来的。
第二个说:“你把全部的水都给我吧,我会创造舞蹈之水来的。”
第三个说:“你把全部的水都给我吧,我会在大地上书写纵横的诗篇。
第四个说:“你把全部的水都给我吧,我会做一面魔幻的镜子。
第五个说:“你把全部的水都给我吧,我会造一个让你惊叹的帝国。
水微笑着点头,她满足着每一个水滴使者的要求。
第一个小水滴创造出叮咚响的山泉,第二个小水滴创造了有曼妙舞姿的小溪;第三个小水滴创造了纵横的江河;第四个小水滴创造了如镜的湖泊;而第五个小水滴创造了让人叹为观止的海洋。
五个小水滴的梦想都实现了,可他们从来都不知道水的的梦想。但有什么关系呢?因为一个有生命、有希望的蓝色星球已经出现。
4.有一个平凡的男孩,他叫皮特。他是个孤儿,跟着叔叔和婶婶一起长大。他貌不惊人,却也向往爱情,他身材矮小,甚至还有些自卑,后来却主持正义,拯救人类。或许皮特这个名字你不熟,但你一定知道他的绰号,他叫“蜘蛛侠”!
有一只熊猫,名叫阿宝,他原来好吃懒做,庸人一个,只是喜欢到处凑凑热闹。遇到机遇他也不知争取,遇到困难总会本能地退缩。可它后来终于战胜了自己,挽救了江湖,成为名震天下的“功夫熊猫”!
还有很多这样人所共知的人物,像哈利·波特和他的魔法学校的同学们,像悟空和他的取经团队的成员们,他们的故事虽然各不相同,但他们的人生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个特点不是他们战胜了别人,战胜了故事中的大反派,而是通过战胜自己、超越自我,从而解决现实中的一个个难题;然后又通过战胜一次次困难,最终成就自我。
我想,这种生命的智慧就叫作 而这就是曾国藩的家训与《挺经》刚”所追求的一种终极智慧。 p137
5.在《荷马史诗》中,有一位世间英雄叫西西弗斯。他以人的勇气与智慧嘲弄过神,于是神惩罚他每天要把一块巨石推到一座陡峭的山上。但当西西弗斯用尽一天的力气把巨石推到山顶后,神又让巨石滚落到山下,这样,到了第二天,西西弗斯还要用尽所有的力气再把巨石推上山。如此周而复失,西西弗斯屡战屡败,永远继续着他“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神以为西西弗斯屡战屡败,永远看不到希望,所以会沮丧,会痛苦,这样就是对他最好的惩罚。
哪知道西西弗斯屡败屡战,他把推石本身当成了一种工作,第一天虽然推到了山顶,但第二天还可以再来推过。当别人以为他会陷入失败的痛苦,他却得到了生命的欢乐!
因为屡战屡败确实痛苦,但屡败屡战确实欢乐!屡战屡败的人一定会输给命运,屡败屡战的人最终却赢了神!p187
6.一个顶尖的木匠要打算退休了,他向老板辞职,想回家安度晚年。老板挽留他说,再建最后一所房子吧,建好后就答应让他退休。于是,木匠勉为其难地建他的最后一所房子。但是,所有人都看得出来,他越来越心不在焉了,越来越应付了事了,他用的是杂料,出的是粗活,那房子建得连刚出道的木匠都不如。
粗制滥造的作品终于完成,老板来了,把房子的钥匙交在木匠的手上说:“你在这里干了这么多年,这所房子就是我们送给你的最后的礼物!
木匠听了这话,呆住了,他看着他一生中最失败的作品,心里充满了悔恨。
当你不够忠实,不够主动,不够努力,甚至丧失了做事的原则与底线的时候,你的执行力便无从谈起。
7.曾国藩打造团队的艺术不禁让人想起一个伟大的物理学故事来。
公元前 213 年,罗马与迦太基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连年开战,叙拉古作为处于两个强大帝国中间的弱小城邦,最终选择了迦太基。罗马帝国因此发兵来攻叙拉古小城。叙拉古虽然抵抗住了罗马军团的进攻,但很快实力就消耗殆尽。这时,罗马军团卷土重来,调来一支庞大的海上舰队来攻叙拉古,而叙拉古连守城的弓箭与武器都已经用尽了。
就在全城百姓一筹莫展之际,伟大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召集了城中的妇女,儿童在骄阳似火的午后来到城上。按阿基米德的吩咐,他们每人都拿着一面镜子,然后在阿基米德的指导下,一起集中向一艘罗马战舰的船帆上照去。不一会儿,白帆冒出了火焰,整个战船也随即燃烧起来。于是一群妇女与儿童面对当时最强大的罗马舰队,只用普通的镜子就让所有的罗马战舰都一一葬身于火海。罗马军团在一战未开的情况下大败而还。
之所以称这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故事,是因为阿基米德只不过用了一个小小的物理学原理--将凹面镜把阳光反射聚焦到一个点上,然后点燃易燃的船帆。它蕴涵的哲理是:当分散的量能聚集起来的时候,就会产生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大能量!
这是一个小小的物理学原理,同时又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原理,关键就在于“聚集”、“汇聚”、“凝聚”与“聚焦”,而一个团队的力量也同样来源于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