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702692/c154908a35ebeec9.jpeg)
血流成河废墟遍布的南京,看似安全的一栋教堂,一个假神父,一个抗日军官,13个妓女换12个女学生的故事……
休息,一本书看完不过瘾,又看了时下早已经被飘过的电影——《金陵十三钗》。
许是有足够的时间和不慌不急的心境,观后不禁感叹真是一部非常有张力,让人看后久久回味的影片。
对比感太强烈了!
教堂里人性的温暖关怀,人间烟火与教堂外横尸遍野残壁断桓的对比。
假神父前面地痞流氓嘴脸与后面负责任有担当的绅士形象对比。
十三钗开始自私地抢地窖与后面代替学生送死侠义柔情的对比。
士兵开始有退缩情绪,到后面英勇抗敌舍生取义的对比。
那个女学生的父亲带着汉奸的袖套,后来却冒死带来修车的工具,贡献出通行证的对比。
教堂小男子汉,小小柔弱的年纪和个头,却充满了大男人的大义凌然,有担当负责任,为了养父的嘱托保护女孩子们,最后为了凑数走进送死的队伍。
还有十三钗风尘味十足的打扮和后来短发蓝袍的清纯味道的对比。
大女主玉墨沉稳大气有担当与她的姐妹们的对比。玉墨对假神父开始的不屑厌恶与后面的相知相爱的对比。
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情节的设计,演员的演绎,使得每一部分人都那么感人,那么丰满。
军人以人体盾牌冲向坦克,那个镜头特别有冲击力,最后的班长用智慧杀敌,与敌人同归于尽,班长在教堂外关注着这些孩子,关键时候开枪救了孩子们,班长将濒死的浦生送进教堂,让他“在温暖一点的地方死去”。
教堂里的小男子汉话不多,但是特别有男子汉的味道。拿着竹篙阻止十三钗翻墙进来,后来却主动要求和假神父去找那两个溜出去拿东西的姐姐。请求假神父留下来作为教堂的挡箭牌,女孩子的名额少了一个,他强烈要求自己冒名顶替走进送死的队伍。
日本军队到教堂,女学生和风尘女子都在四处逃窜,当十四个风尘女子躲进地窖后,地窖里发生了一场分歧,所有人都想把地窖入口紧紧顶住,只有一个叫墨玉的,一直说着:“让学生进来。”而当女学生逃到地窖口时,日本人也已追到门口,其中一位学生毅然决然地带着同学们离开了地窖,朝楼上逃去。
最后一段,是学生在唱歌时,日本人听了之后,要求她们去给日本军队唱歌。这天深夜,几个女学生商量决定一起跳楼自杀,决不为日本人唱歌。我似乎感受到了她们那种宁死不屈的勇气。就在她们准备一起跳下去的那一刻,她们出现了,说愿意替她们去。最后,她们一起带着“暗器”去了日本军队,而学生们则安全离开了。
这就是结局,没有放出来,留给人无限想象空间,但历史是真实的……
回到现实,过去和现在的对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