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情随笔简友广场
情感|即使再爱孩子,也要留几分给自己

情感|即使再爱孩子,也要留几分给自己

作者: 月影心语 | 来源:发表于2021-11-28 07:12 被阅读0次

    都说母爱伟大,父爱如山。父母对孩子的爱,比任何一种形式的爱都要强烈。为了孩子,很多父母要以做出巨大的牺牲,甚至付出自己的所有。

    这样的父母固然很伟大,虽然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是对孩子真的要爱到100分吗?这一点值得我们思考。

    前两天我表妹因为她父母(我的姑姑和姑父)不想给他们照顾孩子,而和老公吵了起来。原来表妹他们有要二胎的想法,但姑姑和姑父已经明确表示过,不想再给他们看孩子了,他们也想有自己的生活。可是这种想法让在家里倍受宠爱的老公很不理解,他认为姑姑和姑父自私,不为子女着想。可是他自己的父母又身处外地,来给他们看孩子又十分不便。

    妹夫认为,父母就要以孩子为中心;而妹妹认为,父母也有权力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应该把自己100%奉献给孩子。

    他们的观点不一致,主要是和家庭环境以及当地的观念有关。妹夫的家乡重男轻女,父母家产也全部由儿子继承,因此男孩在家里倍受宠爱。那么,那些把孩子视为掌中宝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又怎么样了呢?他们多半会把这种“宠爱”当作理所当然,认为父母就应该这样对待自己,如果得不到这种待遇了,他们就会接受不了,而且缺乏感恩意识。

    而那些为孩子付出了所有的父母们,虽然觉得100%地爱孩子是他们的天职,但是当蓦然回首时,难免有一种亏待了自己的委屈,为这一生没怎么享受过人生而黯然神伤。

    所以,我是很赞同表妹的想法的,首先父母把我们养育长大,他们已经尽到了他们的义务和责任,现在是可以享受生活的时候了。即使需要他们帮带孩子,也要征得他们的同意,毕竟孩子是自己的,负责任的还应该是自己。

    因此,当我们为人父母的时候,即使再爱孩子,也要留几分爱给自己。

    首先,中国父母的爱太沉重,我们不要让爱成为负担。

    曾听过一个故事,每次家里做鱼吃鱼时候,妈妈总是默默地把鱼头夹在自己碗里,而把鱼肉留给孩子和老公。儿子以为妈妈爱吃鱼头,每次吃鱼都很默契把鱼头留给妈妈。可是后来妈妈在临终前跟儿子说,其实我一点也不喜欢吃鱼头,我喜欢吃鱼肉

    中国的很多父母都是这样,委委屈屈她过了一辈子,这已经超出了爱的范围,而成为了一种伟大的“自我牺牲”。这种爱对于父母和孩子来说,都过于沉重了。

    孩子都是爱父母的,他们其实并不希望父母为了自己而舍弃太多,也不希望自己的父母一辈子活得这么辛苦,这种爱反而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

    那些懂得感恩的孩子,看到父母为自己付出那么多,可能会加倍爱父母。但是也有很多孩子并不懂得感恩的孩子,他们把父母的牺牲视为理所当然,如果父母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会对父母不满。

    所以,给孩子适度的爱,而不要让爱成为彼此的负担。

    其次,爱自己,才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并让孩子以我们为榜样。

    有些父母过份爱孩子,是因为他们本就没有生活目标,孩子就是她生活的全部,自然就把全部情感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

    我的婆婆就是这样一个母亲。她是个农村妇女,没有文化,也没有工作。她生养了四个孩子,在亲戚中被公认为是一个特别疼爱孩子的母亲。年轻的时候,她在家里一边种地一边带孩子。因为家里穷,每次吃饭的时候她都是先让老公吃,孩子吃,自己总是最后吃些剩饭剩菜。她说自己在家又不能挣钱,孩子们要上学,丈夫要工作,他们都要吃好。

    这个习惯婆婆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经常劝她说,现在条件好了,您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用省着了,可是她总也改不了这个习惯。不仅是吃饭,在生活的其它方面,她也总是把自己放在最后。在家里虽然孩子们都很尊敬她,但是她经常因为自己没有文化而把自己看得很低,在她的世界里,孩子和老公就是她的全部。

    放到现代社会,已经不存在父辈那种物质条件匮乏的情况了。我们作为父母,也同样拥有享受生活的权利。无论是食品、衣服、化妆品等生活用品,都不必过于节俭和将就。对自己好一点,在物质上爱自己会让我们的心情和心态更趋于平衡,不会有亏欠了自己的委屈。我们给家人和孩子呈现出来的状态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对孩子也不会说出类似于“我对你这么好,你却.......” 这类的话,孩子也会受到我们积极生活态度的影响。

    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目标和奋斗方向,这可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把一些精力用于提升自己身上。比如我身边的一些女性,不论是上班族妈妈,还是一些全职妈妈,她们都有着十分清晰的生活目标,也都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她们该爱孩子的时候爱孩子,满足孩子基本的衣食住行和教育需求,但是任何消费也都基于自己的经济基础,从不超出自己能力,更不会为了孩子的需求,让自己每天过得紧巴巴。

    在这种条件之下成长的孩子,并不缺乏父母的疼爱,同时也会对自己的行为、消费和欲望有所克制,他们看到父母努力的样子,也会效仿这样的状态,努力拼搏,用自己的力量去得到想要的东西。

    正所谓“三流的家长做保姆,二流的家长做陪练,一流的家长做榜样”。对于孩子,我们需要给予更多的,其实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精神与品质,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第三,对于亲子关系,“那些势必要分离的,不要让它成为最爱”。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往往会把亲子关系放在第一位,特别是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当地的风俗就是儿子和父母不分家,女儿出嫁后则是“泼出去的水”。因此形成了父母对儿子的过分关心。

    可是无论“分家”与否,孩子都要离开父母去过自己的生活,即使在观念上不分家,但是在物理距离及心理成长上,孩子势必会与父母分离,去过独立的生活,这是客观现实决定的,并不受观念的控制。正如武志红老师所说的,那些势必要分离的,不要让它成为最爱。所以不要让亲子关系成为最重要的,而是要更加注重夫妻关系,毕竟只有配偶才是那个能陪伴我们终老的人。

    对于孩子的养育,适度的爱是滋养,过度的爱则会成为负担。我们作为父母,不应只关注孩子,而更要关注自己,关注配偶。让自己努力成为想要成为的人,为孩子做好榜样。让孩子自由成长,拥有独立的人格,并让他们通过我们的言传身教成为一个在精神上富足的人,这才是对孩子理性的爱,对孩子的人生有深远影响的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情感|即使再爱孩子,也要留几分给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na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