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转分享:《平沙落雁》在传统乐曲弹奏中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转分享:《平沙落雁》在传统乐曲弹奏中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作者: 随身携帶的寂靜地 | 来源:发表于2022-08-25 03:45 被阅读0次

《平沙落雁》

荒野空阔,平沙无垠,寂无声息,阒无人迹,一片静寂。天际群雁飞临,纷纷扑簌落地,一时喧闹骚动,另是一种景象。

这种动静的变化,空实结合的意境,令人向往。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刊印的琴谱《古音正宗》中就有《平沙落雁》。

现存刊载此曲的琴谱达百余种。是三百多年以来流传最广的琴曲之一。众多演奏此曲的琴人中,不知是否真正有人亲临渺无人烟的荒野,见过雁群飞落的情景。

绝大多数是凭着自己想象,臆造出一种虚幻的意境,以抒发自己向往远离尘嚣,亲近大自然的情怀。

此曲中的平沙与雁影似有还无,似无还有,虚虚实实,可凭个人的感受去理解。

管平湖采用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出版的《五知斋琴谱》传谱的《平沙落雁》,是一首六段组成的琴曲。

立意新颖,写景抒情有独到之处,在众多版本中独具自己的特色。

此曲的开指独占第一段而不是依附在第一段中,用极慢的泛音演奏,由两个完整的句子构成,空阔安静,是全曲的前奏。开指确定此曲为F宫D羽调式。

第二段入调,不是呈示一个严整的曲调,而是d1上一个尽可能长的音和它下行两个八度的跳进。

d1尽量伸长,到几乎听不见时,左手在弦上轻轻移动,发出微弱的沙沙声,继续向远处延伸,停在d1时,急剧下跳两个八度,意欲刻画一种空阔、遥远、静谧的境界。

在此境界中出现了一些声息,或萌生一种意念。在两个八度的音域中出现了曲调。这种声息或意念发展成延绵的曲调,游动在空阔的超越两个八度的音域之间。

这是一种呈示音乐的特殊方式,先纵横画出一个大的空间,乐思在其间逐渐萌生与发展。从空虚中衍生实感,符合平沙落雁的意趣。第二段是全曲的第一部分。

第三段进阶第二段结尾的音调,形成节拍稳定,富于动感的曲调。种子音调的变体。之后转入节拍不太稳定的曲调,抒发愉悦的心情。

音乐沿此种情感发展至第三段结尾。全段结束于主音d后,向上进行至f,便于和第四段连接。

第四段是第三段变化的重复。富于动感的部分没有变化。抒情部分略有变化,并用了双音。

第三、四、五段是全曲的第二部分。结尾处节拍较稳定,用“伏"奏将曲调煞住。

第六段是全曲的第三部分,节拍稳定,有四小节导入的曲调

引导出节拍稳定富于动感的曲调,由慢至快,表现群雁飞临,纷纷扑簌落地,杂沓混乱,节拍失去规律,渐至安静。

一些造型性的声音,笔墨不多,很好地组织在曲调中。

相关文章

  • 转分享:《平沙落雁》在传统乐曲弹奏中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平沙落雁》 荒野空阔,平沙无垠,寂无声息,阒无人迹,一片静寂。天际群雁飞临,纷纷扑簌落地,一时喧闹骚动,另是一种...

  • 鳌头漫笔(322)

    平沙落雁 浙派古琴名曲《平沙落雁》 意境深远 海阔天空 作为平阳文化创意沙龙 取一个“平沙落雁”的品牌 实在是恰...

  • 转分享: 南、北《平沙落雁》的不同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平沙》,是一首中国古琴名曲,有多种流派的传谱,最早刊于明代的《古音正宗》(1...

  • 平沙落雁

    和耘田的阿姨们说,我要拍照了。阿姨说,干活人累,拍了不好看。陆良讲,好的,干农活的阿姨越来越少,你们越来越吃香,年...

  • 平沙落雁

    1999年,我读二年级,那时候最为火爆的电视剧是吕颂贤版本的《笑傲江湖》。当时并不知道他叫吕颂贤,也不知道什么是T...

  • 平沙落雁

    王昭君(约前52年—约前15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汉族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

  • 平沙落雁

    一、课堂记录 1、第一段散板,环境描写,大漠空旷,类似于良宵引开头处理 2、只有第二段入拍,节奏严谨工整,描写大雁...

  • 平沙落雁

    “山到衡阳尽,峰回雁影稀。应怜归路远,不忍更南飞。”《潇湘八景》第一景的“平沙落雁”位于现今的衡阳市回雁峰。 “岁...

  • 《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近体诗1 柔软的 是沙子的细软… 疲惫的 是雁群的跋涉… 沙子的细软抚慰着疲惫的雁群 顿时 有了力量...

  • 《平沙落雁》

    7月27日,今日份《平沙落雁》。我与孩子在十大古曲中选择出各自最喜欢的一首,孩子的选择是《十面埋伏》,我的就是《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分享:《平沙落雁》在传统乐曲弹奏中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ra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