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瘾》这本书的作者在前言部分,一上来就先列统计数据:
1、79%的智能手机用户在晨起后,15分钟内翻看手机
2、1/3美国人宣称,宁放弃性生活,也不愿丢下自己的手机
3、人们平均每天看手机超过30次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得出我们对手机形成上瘾习惯的结论。
之后,作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得出我们的行为被设计的结论。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源自设计者用四步,形成了钩子:
(1)触发
触发,是指诱因。
就像我们到超市,超市里香喷喷的面包,从味觉上引诱你购买;包装精美的食品,从视觉上引诱你购买。
(2)行动
设计者会通过设计,让你在使用商品时非常方便。
像苹果手机就是这样。以前,我们每上一个邮箱,或者一些需要登陆的网页,都要输账户名和密码这些。
说实话,对消费者来说,挺麻烦的,经常还会忘了账户名或密码。
但是,苹果手机在你登陆一次、并勾选了保存账户、密码,以后就可以自动登录了。
这点,还是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所以,我和很多人一样,自从用了苹果手机后,就再也不会考虑用其它手机了。
(3)多变奖赏
多变奖赏,是指不定期给用户一些奖赏,而且这些奖赏是有变化的。
这源自设计者洞悉了人都有贪新厌旧的本性,知道如果奖赏一成不变的话,消费者很快就会腻。
所以,设计者会通过设计,不断给用户新的奖赏刺激,让他们更有动力不断使用自家产品。
(4)投入
像今日头条、抖音和淘宝等,现在都通过大数据,不断激发用户投入更多的时间在上面。
比如你在今日头条看了一两条娱乐新闻,系统就会认为你有喜欢看娱乐新闻的习惯,之后不断推送相关的娱乐新闻给你。
你在上面投入的时间越多,对今日头条来说越是利好。这样他们就能拿到更多关于你的数据,以后推送商品时也可以做得更精准。
设计者把上面4个步骤做好了,消费者自然就会成为他们的囊中之物。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除非你不用手机,除非你实在没啥钱,除非你有异于常人的自控力,不然你都很难摆脱被一些精明的商家控制的命运。
这到底是福还是祸呢,只能留待后人去说。
你有对什么东西上瘾吗?它是如何导致你上瘾的?欢迎在下面留言和我互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