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充当说教者、批评者、指责者
请回顾,你每天对孩子说得最多的是不是诸如此类的话:
“快点快点、抓紧时间,真受不了你了!”
“乖点听话、不要挑食、注意安全!”
“作业做完了吗?今天在学校表现如何?老师批评了你吗?”
…………
父母这是在扮演说教者、批评者、指责者、万能者,高高在上!设身处地想想:每天上班,老板总以这种口吻对你说话,你有何反应?如果每天有个棒子在头上敲,你会是什么感觉?为什么我们与同事、朋友说话却不是这样?
父母一旦丢失了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的那种接纳、包容、赞赏、鼓励的心态,挑毛病、找缺点就成了家常便饭。
父母的食指一天天伸出去,孩子的头也一天天抬不起来。时间一长,孩子可能变乖了,但好奇心、创造力也一并“变乖”,他害怕挑战更害怕失败,自信心在父母的挑剔中慢慢消退,自卑感一天天增强。父母的爱慢慢变质——爱的是自己心中的那个“好孩子”形象,慢慢地很多父母哀叹:“恨铁不成钢”。
2.唯学习论,只看分数、目标单一
唯学习论,只看分数,目标单一,忽视情感和心灵成长。孩子放学回家,父母常问的几句话是:在学校表现如何?考了多少分?老师批评了吗?班上某某多分?……有多少父母会问孩子:今天心情如何?过得开心吗?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父母的这种关注导向,会令孩子也形成唯学习论。一旦学习成绩下降,他的生活支撑就垮了,很可能导致厌学。如果只有分数和成绩做孩子的支撑,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他就会认为父母不是真正关心他。
3.脱离孩子的实际,期望值过高
不从孩子的具体实际出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就没想到望子女成人!父母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只盯着考前几名、上重点小学、中学、大学、考名校。从学习障碍心理调查的结果来看,我国中小学生中存在学习障碍的比例达到近10%,即二亿多中小学生中有近2000万孩子学习有障碍。虽然有学习障碍并不意味着孩子没有前途,但毋容置疑的是,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必须额外付诸努力去应对这些障碍。
父母们想过孩子可能因为你的不切实际的要求而产生学习障碍吗?
4.无视孩子的特长和兴趣,将父母未了心愿强加子孩子父亲没有上大学,母亲当舞蹈家、钢琴家的梦想没有实现……于是父辈将未了心愿转嫁给孩子,希望他进清华、北大、学舞蹈、弹钢琴,要求这些成为孩子的兴趣爱好。岂知没有从孩子的兴趣、潜质、意愿出发,令孩子没有自我,久而久之他就厌学、逆反。
5.控制、包办代替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衣服鞋袜、学习时间、计划乃至上大学、选专业、找对象,大包大揽,一手操办,没有给孩子任何自主的成长空间。曾轰动全国的硫酸泼熊事件的主人公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事后说,他从小到大做主只做了两件事:一是上中学时买了一双鞋;二是这次用硫酸泼熊,其余都是母亲为他做主。人都有自主意识、自我想法,如果对孩子干涉和控制太多、太严,孩子要么完全依赖变成无能,要么争取权力“我要做主”,甚至对成人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父母真正的责任是帮助孩子成长,让孩子亲自成长,而不是代替孩子成长。父母在这个过程中也促进了自身的成长,从而实现共同成长的目标。
6.忽视甚至剥夺孩子的情感需求
父母不从孩子的内心需要出发,不关注他的内心感受,对于孩子谈及学校、同学、生活和媒体报道中的人和事,很多父母会说:你少关心这些事,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这种回避将压制孩子内心感觉,导致内心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与成人甚至与社会生活产生距离感。
中国目前有一个十分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父母外出打工,为了挣钱、为了节省路费,这些父母中的绝大多数人一年乃至多年难得回家探亲一次,孩子的日常生活完全无法顾及,更不要说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留守儿童是最缺爱的孩子。2011年5月江西信丰某中学,三个留守女孩打算手拉手从楼顶跳下,幸被校长及时发现……这几个孩子说:“我们想爸妈!他们打工好久都不回来,我们跳下去摔死了他们一定回来!”
7.父母关系不和,使孩子缺乏依赖感和安全感
孩子对父母都有比较强的依赖性。如果父母关系好,他就有安全感,心中平和。当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他会认为父母可以帮到他。如果父母不和,孩子就会缺乏安全感,恐惧、自卑、自怜、自责,认为父母只关心他们的事,不管自己,有时又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好才使父母不和,为了缓和父母之间的矛盾,特别是怕父母离婚,往往不惜牺牲自己来引起他们的注意,如故意生病、让学习成绩下降乃至自残。婚姻关系对孩子的影响十分大:父母不和影响孩子的学习成长,孩子的学习成长再出问题又会进一步激化父母之间的冲突。
父母“三要三不要”:
不要代替孩子决定,而要让孩子学会选择;
不要代替孩子体验,而要让孩子学会品尝;
不要代替孩子总结,而要让孩子学会反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