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刚上初中,老师就对我们说,初中属于青春期的开始,尤其是上了初二,有很多人会出现叛逆。那时候的我还不理解什么叫青春期、什么是叛逆。初一,被班主任选当了纪律委员,那时候觉得老师看中了我要我当,那我要好好表现。自习的时候管着全班的纪律,早起到教室点名、晚上上自习管着纪律,那时候管着比较严,然后就是造成了差不多全班的同学对我的仇视,也包括跟我一起上小学玩得比较好的朋友,也讲过我的行事行为不是很好,可那时候的我哪知道变通、哪里知道换着另一种方式管着纪律。
上晚自习的时候在黑板上写着安静两个字,可每次写的时候,总有些男同学在底下说是安青争,刚开始我真的以为我写得距离太宽,写了擦、擦了写,但还是会有几个捣蛋的继续讲,后面反应过来了的时候我都是面无表情地扫了扫那几个男同学。纪律真的不好管,上着晚自习,一听到声音吵嚷,就又从自己的学习当中抬头看着这几个吵的,等到他们看到我看着他们时,他们才慢慢歇了声儿,牛一点的,还得要我走到座位提醒。那时候全年级有14个班,大概八百多人,我们班的纪律每周集会都可以让年级组长表扬,这时候等到回教室了,班主任总会洋洋得意炫着说他虽然是刚毕业第一次带的我们,然后学校面试录取他时副校长对他的说的话,他几乎每次都会讲一讲。被表扬了,我也听过高兴的,那时候的集体荣誉感还是挺高的,然后那时候也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什么局面。
可以说,当纪律委员打小报告应该是常态的,这个同学老是不配合,怎么怎么样,嗯,然后班主任会被叫去办公室一趟谈谈心。初中是寄宿的,不给带手机,我不小心察觉到了一位女同学带手机,然后跟她说把手机交给我,我交到班主任那里给他保管,但她不肯,然后我只能去打小报告,最后被强制没收了手机。所幸,现在还跟这位女同学保持联系,还问过她那时候的感受,她说那时候挺恨我的,但是现在理解了,所以我得罪的人真的很多了。还记得有一次,跟班主任说一位男同学的近来表现情况不太好,班主任也没说什么,但有一节课正好是班主任的课,好像那位男同学迟到了还是干嘛了,然后班主任把他拉到讲台,然后说了他几句,男同学顶嘴了,班主任气急,直接当着全班人的面打了他一巴掌加几拳。我惊呆,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话给促生了反应,之后由于种种原因、现象,我就变成了比较松的管理模式了。再后来,我记得有一次我迟到了一两分钟的早读,然后正好被班主任抓了个正着,站在教室后面,当时大概有接十几个人迟到,然后班主任点名叫我数人数,我竟然还数错了,然后被班主任说了一通,回到座位。读书的时候,可能心思有些不在,没和往常一样大声读,然后班主任巡视看到,把我叫去当着所有的老师的面,指着我的鼻子骂了一通,说我态度不端正,说以后工作了肯定会吃亏,巴拉巴拉一大堆。还有一些因为班主任的平时的作为,使得我更加气了,之后纪律纪律不抓得紧、点名点名随意点。后面实在不想干了,就跟班主任说叫他换人,他不肯,我只能继续煎熬着了。然后就过了初一初二这两年,初三开始分班,不再是他教了,松了一大口气。
现在细想来,我倒不觉得是叛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正好处在了青春期,为人处世这些的都还不太会,所以可能就是表达的意思以及行为处事有些欠缺了,最大的因素就有关于心理问题方面的。如果此时父母以及较为亲密的人或旁人不理解,那便是更加的“变本加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