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流行一个词,叫诗与远方,把远方和诗连在一起的不是现代人,古人早说过,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可是行万里路不是随时能做到的,读读书看看身边的风景也是不错的。
夏日,周末的上午陪妻子女儿去了一趟闹市回来。坐在阳台上凉风习习,凭栏眺望周边的风景。远山近景皆收眼底,天空有鸟儿翔集,远山青翠。近处,小区地面上的行人,有的脚匆匆,有的步履蹒跚,有的类似螃蠏横行,有的大摇大摆。从高楼上俯视地上的行人,从每个人的步履行态,似乎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家境,社会地位。这也是一道人间的风景线。楼前一条小溪隔开两岸,岸两旁树影婆娑。对岸车流不息,这边相对安静闲适。这小小阳台也是看世界的一道窗口,看着看着心旷神怡了。
想起刚在喧腾的闹市,贩卖的各种嘈杂,街上行色匆匆的人们,人为了生活日复一日的奔波劳作。此刻的安静,舒适让我思考人活得这么累,除了生存的需求外,还有更多的是各种欲望。想起唐寅的(桃花庵)诗句,“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这不是消极,而是看透人生的本质。生命是被各种无谓的欲望驱使,马不停蹄的往前赶。
小镇虽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于一个再小的地方,只要有山有水,有阳光有空气,有动物有人居住,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了。佛说,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个小小的地方也同样演绎着大千世界的相同内容,生死荣枯。
作家迟子建在一篇散文里写道,当我童年在故乡北极村生活的时候,因为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认定世界就北极村这么大。当我成年后到过了许多地方,见到了更多的人和更绚丽风景之后,我回头来一想,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村。
我想起大哲学家康德居住的小镇,据说康德一辈子都没有走出他所住的那个小镇,可他著书立说,对世界的认知比谁都深刻。
只要拥有一颗安静平和的心,读读书,看看身边的风景,看看周边的人群,同样也能解读这个世界,用心解读的世界不逊色于脚步丈量的世界。
旅游我也喜欢,但那些上车睡觉下车撒尿的旅游并不能长多少见识?更有很多人身在旅途,心却在牢笼中。其实最美的风景在心中,不在远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