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在老李的服装加工厂里当学徒,因为两人有层亲戚关系,老李经常喊小林去家里吃饭。一天下班,老李又喊小林去家里,因为刚接了一笔大订单,老李心里高兴,吃饭时就多喝了几杯。吃完饭后,两人聊天,老李说,小林呐,其实你就是不会打板,要是学会了打板,你就学成了。小林问老板什么时候能教他打板,老李连连摆手,说不能教。小林很不满,来厂里这就是来学东西的,这老李不愿意教,自己还怎么学啊。
自那之后,小林工作时不再像以前那样充满干劲了,总是都有些心不在焉。老李知道小林在埋怨自己没有把技术全部交给他。于是就给小林讲了个故事:
公司新来了一批实习生,其中一个实习生工作很努力,又喜欢钻研,带他的老员工很欣赏他,于是老员工就把自己的技术和从业多年的经验毫无保留的教给了这个实习生。实习生很聪明,学得很快,加上肯钻研,很快就转正了。有一次,老员工家中有急事,请了十多天的假,等再回到公司,发现自己部门发生了很大的人事变动,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小王竟然顶替了自己的职位,而自己被调到了后勤,老员工心中不忿,毅然选择辞职。可是辞职后的老员工因为年纪大,学历又不高,找工作时频频碰壁。不得已,老员工决定自己创业。
故事里的老员工就是老李。老李说,他以前从不信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句话,直到遇到了那个实习生,妻子数落他不知道有所保留,后来他就学会了教徒弟也要留一手。其实,有这样遭遇的并非老李一个。从古至今,这种事情发生了太多太多,要不然这句话也不会流传到现在。
这句话的确是很多人的亲身经历,表达了他们的心声,但是如果公司的员工们心里都抱着“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想法,徒弟们只会一代不如一代,很多技术就很难流传下来,这会阻止企业的进步,对企业生存是很不利的。
徒弟做的比师傅好,其实是当师傅的荣耀。至于师傅会不会被饿死,并不取决于徒弟的优秀,而在于师傅的学习力和生存力。
对此你是如何看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我是职业规划师许悠然,感谢关注,更多职场攻略与智慧,一一为您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