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六年级孩子的家长,一笑君一直对现在的素质教育有点看法,但以前不管怎样还在可忍受的范围内。
直到前两天,儿子的一问,让我瞬间陷入了“无比惭愧”的境地,突然觉得自己这个父亲做的很失败。
事情的起因,是一笑君所在城市有个最好的民办初中,所有的孩子都以能够考上这所学校为荣。
这所学校去年在东区与某房地产公司联合建了一个东校区,今年开始正式招生。
除了考试外,根据最初的购房协议,这个房地产公司开发小区内的所有居民有一个划片直上东校区的名额。
因为这个原因,这个小区虽然在离主城区20公里外的东郊,但别墅已经卖到了三万多一平,高层也快到了两万。
可巧的是,一笑君儿子的一个同班同学家里在这个小区买了一座房子,可以按照政策划片入学。
于是,就有了儿子的一问:
“爸爸,咱家为什么没在那买房子啊?”
为什么呢?
为什么呢?
一笑君也想问问自己:
为什么这么无用?
为什么活了四十年,连给孩子买个学区房的钱都没有?
如果能够买了这个房,孩子还用每天这么用功学到深夜吗?
如果能够直接上名校,也许孩子的命运就会由此转变。
毕竟,直接考上这所学校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几万人报名,录取不到一千。
一座房子,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
而,我们与梦想的距离却隔了一座房子这么远。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笑君回想自己的求学经历,小学升初中是全县前二十,初中升高中是保送,高中升大学是全校前十,一路考来,从一个小县城的普通工人家庭飞上了梧桐枝头,找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工作,留在了这个准一流城市。
是什么改变了一个穷小子的命运?
是考试!
如果说,这个世界还有一块相对公平的领域,一笑君绝对首推考试。
而这一切,都在小升初实行划片入学那一年结束了。
一个城市好的教育资源绝对不可能在贫民窟旁边,划片的直接结果是将穷人和富人用表面上最公平的方法固定在他们的阶层所属的区域之内。
没人阻止你买学区房啊?一定会有人这样问。
是啊,没有人阻止我们买那些动辄几十万(比如北京)、几万(比如郑州)一平方的房子。
可是,我们,贫贱不能移!
一笑君总结了一下,这些年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基本可以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缩短教学时间,减轻学业负担;
二是开展全面教育,不唯成绩是举;
三是就近划片入学,取消升级考试。
而在实际执行中呢?
缩短教学时间成了转移教育监管责任。孩子下午四点就放学,家里得有专人看护,双职工家庭怎么办?变相的成就了各种午托产业的发展。
减轻学业负担仅是减轻了学校的学业负担。小升初的指挥棒决定了必须上各种辅导班,看看前些年部分名校的小升初试题,仅凭学校教的能考上吗?
开展全面教育更是赤裸裸的拼钱游戏。钢琴一节二三百,小提琴更要三四百,绘画没个一两百根本没可能。粗略估算,仅钢琴一项,儿子每学会一首曲子平均成本就在两千元以上。
不唯成绩是举更是让穷人丧失了最后一个翻身的机会。大家可以想想,从古至今,穷人翻身的途径能有几条?合法的,恐怕也只有科考了。就拿这些年的高校自主招生来讲,有心人可以去调查一下,有几个普通人家的孩子?
就近划片入学在教育资源不平衡的今天,从本质上,排除了无钱无权家庭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就像一笑君开头所说,动辄几百万一座的房子,市场用那只“无形之手”对各色人群进行了无情的划分。
取消升级考试事实上并没有完全取消考试。部分名校以合作办学等名义建了民办分校。应当说,我们应该感谢这种现状,为一般家庭孩子改变命运留了一丝门缝。但可惜的是,民办学校的录取考试内容,又将那些仅靠学校教育的孩子排除在外。
于是,想让孩子上好学校成为佼佼者,我们不得不:
拼谁爹有钱,能买到学区房,能出钱上辅导班,能支持琴棋书画;
拼谁爹有权,能不买学区房,不考试,或考试不行也能上名校;
拼谁爹有闲,陪做作业,陪上辅导班,陪着练成文武全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