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里年味浓
朱玉林
玉兔迎春吉祥到,我们村里年味浓。位于岐山县西南10里的孝子陵村,今年春节,新年气息非常浓,七个村民小组的街道里,红红的对联,红红的灯笼,红红的旗帜,还有新安装的120盞太阳能灯,把这个以孝道文化知名的孝子陵村装点的五彩宾粉,靓丽多姿。村民说,用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来形容,真不为过。
3年了,疫情的肆虐,新冠病毒的危害,给每个家庭、每个人,造成了难以诉说的恐慌和艰难。值得庆幸的是,有党和政府的关照和引领,有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鼎力工作,抗疫胜利了,人们从新冠病毒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从“羊”的危境里走了出来,是值得庆祝。
走进村里,村民们在村党支部、村委会长的带动下,敲起了锣鼓;孩子们三五成群,嬉闹于文化广场,街头院落;腾空的花炮时而会展现在人们的视野。
啊!好一个兔年新春,好一个喜气洋洋。
村民们说,村上的干部们组织得好,早早准备了大红对联纸张,于腊月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三天,邀请村内外知名书法家义务为村民书写春联送春联,拉开了喜庆新年的序幕。
接着,于二十八上午,组织党员,分组清理了孝道文化广场、道旁偏巷的垃圾和杂物,又用洒水车将所有街道冲刷了个干干净净。
就连平时习惯乱堆乱放的个别村民户,也受到了影响,动起了铁锨掃把,把门前搞了个整整齐齐。
村支书说:孝子陵村以孝道行事,自古就能行人多,过年时的社火、竹马很有名气,解放初期,竹马正月初就被应邀走进县城、走进县政府大院表演,热闹得很。
村主任说:过年耍热闹,孝子陵村有历史,竹马、地游子名气大,方园几十里都知的道。
孝子陵,明万历《岐山县志》记作孝子村,以学童方贵至孝为父母陵墓每日培土的故事而得名。明朝时皇帝给方贵还赐了一块亲手书写的“孝子陵”三个大字的金匾。
百善孝为先,孝子方贵的动人故事感天动地,催人泪下,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也就流传下来了。
孝子方贵成了明清以来这个村子宣扬孝文化的样板,成为对百姓进行“孝”行教化的活教材。
春节期间,孝子陵村的孝文化,更是新气象。孝子陵村地仲秀气,水映祥光。
这里从历史上传承来的孝道文化,包括教育人们敬养父母,青年人生育后代,做事推恩及人,忠孝两全和缅怀先祖等都体现在迎接春节、拜年和各种走访探亲活动中。
浓浓的年味中显现出了浓厚的历史文化。一村民说:我信奉孝道文化,那是因为有孝道才能尊老养老,这是做人的高尚品德,过去的就视孝道文化为纳财的福星。
还有村民说:我们总想把孝子方贵纪念馆建起,因为孝子方贵是一种文化,所以,孝道文化也是孝子陵村春节期间的一大热点。
孝子陵村的锣鼓,尤显喜庆,集合起来,声音响彻孝子陵村上空,热闹了村组。
今年,从腊月二十八开始,锣鼓声就此起彼伏。据说去年初一,各队锣鼓还齐聚村部广场,喜庆了一番。
今年一样,村部院前,锣鼓声阵阵,铜器家伙翻飞,一派喜庆的场景。
孝子陵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7条南北向主街道,仅锣鼓队就有4个,凡参与锣鼓队的村民都是敲锣鼓的喜爱者和高手,因为相当多的人是家庭祖传,也就是说,父辈们会鼓点的,子辈们一定也会,因为,这是传承孝道文化,是引进,是耳濡目染。
一村民说,他为了学会敲鼓,除了他爸给他指点外,在家里,他还常常拿起筷子当鼓槌用,桌边为鼓边,边敲打边念叨,在地里干活,也忘不了熟记鼓谱。
孝子陵村的鼓点热烈,紧凑奔放,听起来似战鼓齐鸣,如春雷震耳,像波涛披岸,听不够,看不够,回味无穷。
听村调解委员会主任说,街道的装点是从村中街开始的,这一条街,孝道文化热心人率先发起,每户20元,购置灯笼、电线、电灯、红旗,装点中,每隔一定距离,横向悬挂红灯笼4到5个,置红旗一杆。
站在街头观看,感觉实属不一般,红的自然,红的可敬,红的使人感受到了一种奋发的精神。
中街这样做了,东街、西街也跟着动了起来,热心人集大家力量,孝道文化使得街道喜气洋洋。
村部院门,4个大红灯笼高挂,院中彩灯两行,连通南北,村部大楼,红灯盏盞,大楼前方,高高的国旗迎风飘扬。这就是新时期孝子陵村的喜庆春节场景,是新农村的庆新年体现。
一知情人说,在这里,我体味到了浓浓的年味,在这里,我找到了儿时的那种想过年盼着过年的渴望和感觉。
孝子陵村浓浓的年味,振兴的象证,腾飞的好兆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