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场修行

作者: 罗益明 | 来源:发表于2018-05-20 10:35 被阅读42次

文|Zen

在电影《一轮明月》里,有这么一个桥段∶清晨,薄雾西湖,两舟相向。

李叔同的日本妻子:“叔同——”

李叔同:“请叫我弘一”。

妻子:“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

李叔同:“爱,就是慈悲。”

一句爱就是慈悲,深深的触动了我,在佛教里有一句话∶无缘之慈,同体大悲。弘一法师所爱,并非无有个人情爱,而是已经超出了个人情爱,达到了爱众生的境地!

其实李叔同先生,自出家后,便过上了宗教意义上的生活,单纯从普通人的视角,绝难理解为何弘一法师,要舍弃个人情感,去追求一种看起来,虚无缥缈的佛道境界。然而如果我们切换视角,带上宗教的眼睛,或许我们就可以明白,弘一法师所界定的“爱”。

佛教宣称∶世间万物皆因缘和合成,彼此都是处在,同一动态关系网络中,相互依存的,那么在这种条件下,爱就无所在,而无所不在了。

当然,我们很多人也并非是,能够如同弘一法师一般,从宗教的视角去审视爱,我们更多的是以世俗人自居,对那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常常敬而远之。

然而在今天这个时代,似乎人人都能对爱发表一番颇有见地的高论,似乎人人都是情场中的高手,能够叱咤风云,逍遥快活。其实看了那么多言情小说,爱情电影,玩了那么多情感套路,交了那么多男女朋友,到头来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爱呢?

爱是一场修行

那天看到一个数据,就一天的时间,在微信公众号中,写关于情感类电影,《后来的我们》的文章超出了10万篇,而且还有190多篇文章,获得了10万+的阅读量,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

我们大可不必去,真正用自己的生命,去完整的体验和感知爱,我们只需要通过消费,这些观点,来建立起对爱的认识。托马斯·阿奎纳认为∶被认识的事物,是在被认识者的认知模式中被了解。我们所掌握的这些关于情感类的观点,就塑造了我们,自身的认知模式,而我们也就通过这些,最终形成的认知模式去理解爱。

有一个词语,很有意思,名曰∶玻璃囚笼。我们究竟是真正的去感知到了,体验到了这个鲜活的真实的世界,还是说我们是处在一个有极度透明的玻璃,所搭建的牢房里去看这个世界?而这个玻璃囚笼就是,前面我们提到的我们的认知模式。

因此,我们是在“玻璃囚笼”中去理解,还是真正的用生命去直面的体验,感知到爱呢?

还有一种现象,也特别有意思。我发现有的同龄人谈恋爱,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大为叹服。曾经碰到一个人,和我聊了他的故事,他为了自己的对象,居然能够将对方的衣食住行,生活细节方方面面,关心得无微不至。甚至害怕错过,任何一个遗漏或疏忽的地方。

可结果呢?被爱的那一个人非但不领情,还还彼此闹到了要分手的地步。你看,付出的这一方,这些细节,这些行为,反映出这个人是多么的爱对方,多么的体贴对方?很多人也许会说,这么好的人,搁我,我都嫁了,也许还有的会批判,被接受者不懂得珍惜。

爱是一场修行

也就在前不久,闲的没事做,在图书馆抽出了一本张小娴女士的书,书名叫《爱上了你》,看了几篇之后,就不怎么感兴趣了。但是她那本书的第一篇文章,那个故事却让我印象极为深刻。

这个故事的标题是《女生在什么时候觉得对不起家庭》,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女生,生活特别傲娇,但是她的父母,面对这个女儿的傲娇,还是一如既往的宠溺她,不让她干什么家务活,这个女生的衣食住行,都是她妈妈代劳做的,就连自己的内裤,都是她妈妈帮她洗的。

而且她还有个不好的习惯,每天早上睡懒觉,而每次都是她妈妈叫她起床,有些时候这个女生还不领情,还会对着自己的老妈大吼∶“不要你管这么多。”

她的爸爸更宠她,每天按时按点接她回家,考试成绩不好时,就去陪读。一直以来,她就觉得,父母对她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直到她爱上了一个人。

当她爱上了一个男人之后,突然大改之前的作风,她在这个男人生活细节方面,照顾得无微不至,原来不干的家务活,现在通通都做了。

有一次这个男的,明天早上有重要事情,需要早起,他为了能够早点叫醒这个男人,居然坐在床边,一夜未睡,可是这男的,却嫌她叫得太早,对她发了脾气。她就哭着说∶“我究竟做错了什么,我会改的”。

那男的更来气了,就要赶她走,她就抱着那男的大腿说∶“我很爱你,求求你不要让我走”,这男的结果非但没有同情她,反倒给了她一巴掌,转身就离开了。

留下她一个人,蹲坐在地上,喃喃自语道∶“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午夜梦回,她终于意识到了自己,有多么对不起这个家庭。

为什么这个故事对我印象很深?就是我刚才提到的一个现象,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如此尽心尽力为,另一个人付出时,另外这个人不领情,还辜负这个人的好时,我们往往会单向指责这个,不懂得珍惜的人。

可如果我们来看张小娴女士,描写的这个故事时,或许你的感受,就又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视野不一样了。

在刚才那个现象里,我们只看到了这两个人的生活情景,却看不到这两个人,彼此在家中的生活情景。这就会使得,我们的视野会狭隘的定格在某一个部分上,从而失去了对这个人或事物整体的认识。

这也是在开篇提到,为什么从宗教的视角去审视爱,和普通人的视角去审视爱,是不一样的。因为宗教提供的是,一种整体的视野,它让我们在认识这个人或事物时,要放在一个动态关系网络中去认识,而不是仅仅单单从一个孤立的切面去认识。

就像张小娴女士,这个故事中的那个女人,如果她在家庭里将父母给予给自己的爱,视为理所当然,毫不珍惜,也不知道自己要真正的从自爱做起,继而用心去体贴父母亲人,再推广及人,那么她所遭受的这个结局,只能说自作自受。

我始终觉得,看一个人是否懂爱,不能仅仅把对方放在,自己的关系网中,还要把其放在家庭这个,更大一层的关系网络中,甚至社会这个大网络中,从整体视野中观察,这样才能体会的比较全面。

爱是一场修行

爱是什么?我觉得爱就是一场修行。从迷到悟,中间看起来经历了很多,其实终点就是起点。只不过人生总是,处在进行的状态,一路上也会遇到诸多魔障,这些都可以视之为考验,但只要还在路上,人生永远是初见。

相关文章

  • 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前不久,在网上有看到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一场修行,是一场漫长而又幸福的修行,是一场爱与被爱的修行。” 对于孩子的教...

  • 2018-09-11

    青春是一场独自修行,谋生亦谋爱。

  • 如果爱是一场修行

    《如果爱是一场修行》 文/白传英 都说爱是一场修行 我也应该在其中 我想起了你的眼睛 走不出你给我的朦胧...

  • 红楼解读

    不知从何时开始,世人皆喜爱一句话:人生是一场修行,爱是一场修行。是,红尘是修行的道场,这个道场浩荡纷繁,能够修成正...

  • 爱是一场修行

    文|Zen 在电影《一轮明月》里,有这么一个桥段∶清晨,薄雾西湖,两舟相向。 李叔同的日本妻子:“叔同——” 李叔...

  • 爱是一场修行

    文/与墨书 我们在一起分分合合五年多了,各种原因的分手,回到一起却都是一个原因:都还爱着彼此。 走过那么多年,...

  • 爱是一场修行

    暑期的生活已过半,感觉时间过得好快。大多数的家长都为孩子的暑期生活焦虑不安时,而我却为转瞬即逝的暑期生活意犹未尽,...

  • 爱,是一场修行。

    我是一个信缘的女子,也相信时光的力量,缘起,我在人群中望你,缘灭,我见你在人群里,但曾拥有过,即使相遇只是刹那,也...

  • 爱是一场修行

    《爱是一场修行》 文/白传英 我不知如何去想你 却变得不再仔细 你在我的眼神里 仿佛都变成了过去 如今我...

  • 爱是一场修行

    【我在努力,不是去忘记你,而是将你记忆的更加深刻,即使有一天我们不在彼此身边了,我也依然可以清晰的想起,你的泪,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是一场修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iz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