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炉印象

作者: 龙驹书房 | 来源:发表于2018-06-27 11:03 被阅读3次
(图片来自网络)

“我写的是一些鸡零狗碎的颇烦日子。”

这是贾平凹说《古炉》的话,这话乍看起来平淡得紧,若真是这般,这书便不值得读了;但细回味一下,这话又颇有意思,平凡如我的人们难道不是每天都生活在鸡零狗碎的颇烦日子里吗?!这样看来,《古炉》写的是最贴近我们的生活了。如此,怎不值得细读?

贾平凹的长篇,初读时,都觉得零零碎碎,甚至有点杂乱无章。但是只要耐着性子读下去,便会觉得有滋有味了。每一个零散的小段都是那么的生动。好像就在我们身边,值得细琢磨,值得细研究。当读完整部作品后,才会惊奇地发现,大师原来谦虚得很,哪里尽是些鸡零狗碎的颇烦日子,透过这些琐碎的表象,我们会看到作家在用一双慧眼,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用高深莫测的思想、博大的情怀关注着、担忧着,一个或一群人物的喜怒哀乐,一个民族的命运,甚或一个国家的发展前途。当你理解了这些,剩下的只有赞叹不已了。

贾平凹写作长篇,一向取材于一个极小的角落或者区域,在这个极小角落或者区域内详细地描述着一针一线,一鸡一狗,看似有失巨著的庞大,却有着无可比拟的厚度。如备受争议的《废都》,取材于西京城内四大文化名人的颓废生活;《高兴》叙写西安城内一伙拾破烂人的衣食住行;《秦腔》写清风街上白家、夏家的生活点滴;到了《古炉》,干脆只把眼光放在一个小山村内,透过这个小山村里发生的一些事情,反映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前途命运。

古炉,一个生产瓷器的小山村,有山有水,有健壮的小伙子和漂亮的姑娘。想来该是一个和谐温馨的地方,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但是一场运动,彻底改变了这一切。温馨和谐的氛围被冲击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人们之间的互相利用,互相猜忌,打仗斗殴,烧杀抢,等等等等,一切丑恶的事情都发生了。

“文革”,十年浩劫,十年动乱,年龄如我的一辈,对那十年的日子,只能从父辈那里得到一些简单的回忆。再年轻些的,怕是已经没什么概念了。《古炉》打开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对那动乱的岁月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试想,如果没有那十年的浩劫,或许古炉村还沉浸在温馨和谐的氛围里,或许狗尿苔的个子已经长高了,或许年轻的小伙子和漂亮的姑娘有了完美的结合。或许古炉村已经烧出了青花瓷,或许……谁知道呢?!

相关文章

  • 古炉印象

    “我写的是一些鸡零狗碎的颇烦日子。” 这是贾平凹说《古炉》的话,这话乍看起来平淡得紧,若真是这般,这书便不值得读了...

  • 古炉

    古炉燃熏香,烟引神奋昂,小溪汇众流,合和成大江,心牺昆山北,放眼尽苍茫,皑皑昭心志,寄云游扶桑……

  • 古炉

    有点魔幻色彩的《古炉》看完了。印象深的几个 人物,支书,霸槽,磨子,天布,秃子金,麻子黑,戴花,狗尿苔,善人,蚕婆...

  • 读《古炉》

    贾平凹先生的大作《古炉》写了十年浩劫中古炉村的事情。以宏大的篇幅历史画卷式的展示了乡村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种种表...

  • 古绝.《炉旁烤火》

    身在炉旁安心享, 闭目养神为后忙。 今年大势即将去, 盼望明年更辉煌。 (打油诗) 一一彭甫2006年 12月2日书

  • 第20篇 读《古炉》:蚕婆,混乱中的一盏明灯

    读完贾平凹先生的《古炉》,始终觉得蚕婆这个老人给我的震撼最大。 十年动乱在古炉这个小村子里轰轰烈烈的展开了,蚕婆的...

  • 购物中心开业必备,古玛能多次中标印象城,靠的是什么?

    印象城与古玛再续前缘,一见倾人眼,再见倾人心,金沙印象,全城期待,古玛——只为你明日更美的绽放。 金沙印象&古玛 ...

  • 古有宣德炉,今有巧生炉

    巧生炉为当今铜炉第一品牌,目前已入住国家故宫博物院,上海世贸中心等国内外顶级艺术馆。时常作为海内外交流礼品赠送,具...

  • 第一炉香

    春节在家无聊,读了张爱玲的相关小说,《第一炉香》、《第二炉香》和《倾城之恋》等,《倾城之恋》之前读过,有点印象。这...

  • 忆陈炉

    不知怎地念及初春陈炉古镇之行。夕阳西下,古镇愈发显得沧桑、宁静,唐代的古炉、明清的窑口、民国的监狱,像个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炉印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kb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