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已经练习过一次做选择的流程,简单说就是一列清单,找出所有必要的条件;二排序之后按照一到五来打分;三是区分这些清单里条件是否真的必要;四是第二天再看一遍,看看是不是必要条件都列出来了,先后顺序和必要性都对不对。
今天我们就来实践一下,看看这个方法的操作性咋样。
老父亲年纪大了,身体还不好,在老家闲不住。我们为了给他找点事做,前两年是让他养着几只羊,实践证明,他的身体受不了。我就想着,明年让他干点啥呢?
爱人给我建议,让他们养鸡。其实,前两天我在老家看到很多人养鹅。心里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咱就拿出来纸和笔,列一列清单。
1、养鸡不受天气影响,太热太冷的关系不大,反正咱的规模也不大,十到二十只。
2、鸡饲料可以集中采购,家里的剩菜剩饭,地里的菜叶子都可以喂鸡。
3、投入不大,就是鸡仔和鸡笼,以及场地。
4、为了防止鸡病的影响,可以买稍微大一点的鸡仔。
5、老人有个鸡蛋吃,年底还可以吃个鸡肉。
现在想到的就是这些了,反正明天还要回老家,到时候再跟老人商量一下,这件事情启动也都要到春节之后,天气暖和了再说。
主要是我要养成这种列清单排顺序的习惯,为此我也就真的准备了一个很好的本子。一旦遇到这种需要投入的事情,咱就先列个清单出来,看看投入产出的收益对比,不至于是一个糊涂账。
关键是这样以来,脑子的负担轻了许多,还可以做到有据可查。
这字在写的好一点,还可以传给孩子。嗯,主要是这种做选择和决策的流程和思路,操作性太强了。
你学会了没有,你实验过没有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