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2月2日下午4时多, 广西玉林, 一群小孩玩耍, 突然被一辆三轮车撞倒,小孩当即躺在马路中间痛苦地呻吟、挣扎, 而肇事三轮车驾驶人却冷漠地驾车逃走。 交通事故发生后, 许多过往电动车以及路旁的一些行人也都发现了这一幕, 可令人痛心的是他们似乎无动于衷、视而不见。最终出手相救的却是一名7岁孩子。
我特意去看了视频,那远比文字更震撼人心。
三轮车车主的停顿和扬长而去;街道两边大人的冷眼衡量;绕过倒地孩子的电动车主;红衣小男孩拉来帮忙的同伴,被妈妈拉走时的回头一望……
所有监控拍下来的冷漠几乎可以穿透屏幕直击人心、质疑人性、拷问现实:我们到底怎么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不止是一句让孩子们背诵的课文,而是每一个正常人该有的底线。
做个假设,只是个假设,因为我们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置身这种绝望之中。
如果我的孩子被一个大人碰倒(注意:我没舍得用各式车辆做这个假设),我会不假思索跑过去抱起他,急迫察看他有没有受伤。这动作绝对不需要考虑,它只是一种本能。
因为,我心疼,我知道我在心疼。
2
我还知道在大街上、公路边,遇到相似年龄相似处境的孩子,我也会心疼。就如我看到和我父母年龄相仿的老人,吃力地奔波劳碌时会心有触动一样。
只因这是我的亲身经历,不是背书背出来的道理,于是我知道我了解。
可是,当我遇到未知缘由倒地的老人,尽管的确有自行车或电动车倒在一边,自认善良的我仍然却步了。
那也是亲身经历,就发生在我上班路上。
当时我看到老人的无助,心依然揪得很紧,可我下意识的动作不是跑上去相助,而是无措地打电话求助好友:“我在路上遇到一个倒地的老人,不知道什么原因一动不动,我该怎么办?”
她不假思索回答:“你别靠近。离远一点给他打个120。”
同样的不假思索,同样的本能做出的判断:是离得远远地打救助电话。
我的好友也是个善良人,这点我可以按着心保证。可,这种场合我们的选择冷静大过了感性。
3
不是不关心,不是不同情,只是不知何时我们怕了。怕被讹诈,怕被碰瓷儿。
很多很多的案例告诉我们救助陌生人要小心,很少很少的案例告诉我们人间自有真情在。我们关注江歌案的进程,由于我们的心保存着善良与正义,期待看到恶人受到惩罚,好人得到善待。
然而事实却是:我们的善良开始了保留。
我相信视频中观望的大人并非天生冷心冷肠,可又不敢相信他们真能忍心对待那么小的孩子,甚至有几个身边就站着自己的孩子。
最后,救助孩子的是另一个孩子,是尚没有让猜忌住进心里的孩子。在他眼里,小伙伴远比大人们的疑虑来得亲近而真切。
这个视频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心态的多少悲哀,这个孩子就带给了我们多少慰藉。
我们曾经是这个孩子,我们又丢掉了自我,这或许不能全怪我们自身。正因为我们被动选择了冷漠,所以我们找回自我的希望就更大。幸好,这个看上去很平凡的孩子留存住了人性之初的善良。
我们有理由相信善良终究会流传,会光大。
愿:没有人带给我们负能量,正能量可以传到每一个需要救助的老人和孩子身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8669065/4ca143a66c7dc3a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