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看到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本土人,骄傲。这个词疏离了我们很久。煤、雾霾、政治生态,一度成为山西的“穹顶”,压弯了人们的脊梁,更压抑了山西人的自信。

2017年,“转型”成为山西发展的主路径;
2018年,“创新”成为驱动转型的重要力量……
两个词,让人感受到积蓄已久的“山西力量”。
0.02毫米、仅相当于一张A4纸厚度的四分之一、可以轻而易举撕碎的“手撕钢”,在太钢研发成功。711次实验,4万多次的排列组合,成就了中国最薄的不锈钢。迄今,世界只有日本和德国的少数企业可以生产。



长期以来,中国能制造原子弹,却造不出圆珠笔芯的尴尬,也是在太钢得到了破解。我们知道,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直径0.5-1.0毫米的碳化钨球珠我国可以生产,但直径仅有2.3毫米的球座体,生产却很难。它形如碗状,将球珠包裹,球座中需要有很多间隙、沟槽,多年来,这项技术一直由瑞士、日本等国家掌握。“笔尖钢”的问世彻底打破了国外产品长期垄断的局面。从此,在这个领域,我们可以骄傲地打上“中国制造”!


这些,都应该让我们的孩子知道,山西的文化自信不是仅停留在华夏起源的文脉里,而在孩子们身边,在日常生活学习里……“科技创新”就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自信,就是每个山西孩子生长的底气、目标与力量!

元宵节临近,在对未来寄予美好愿景的同时,也把深深的敬意给山西这片生息的热土--前景可待,未来可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