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散文 • 书评 • 小说 • 诗 读书
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上不去?

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上不去?

作者: 果然越来越好 | 来源:发表于2018-12-09 23:02 被阅读4次
    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上不去?

    《好好学习》读书笔记II.

    知识与知识是不一样的,有些知识比其他知识的威力更大。少数的知识能够给我们带来关键的影响,这就是临界知识。

    一.个人阅读心得收获

    1.习得一个新概念——“临界知识”。说实话,阅读之后,对这个知识概念还是像夹生饭一样。真的是太不容易理解了,当然这只是自己的个人感觉,或许是自己理解力差些。但是不怕,慢慢学。

    2.学习和学习真不一样。同样是学习,有的人学习效率就高,有的人效率就低,差别相当大。曾经对这个问题有困惑过,也有思考但是没找到答案。这次《好好学习》,得到了新发现,那就是认知深度问题。

    二.原书内容文摘

    第一章 知识管理与认知优势

    1.如何提升认知深度?

    怎样才能提升认知深度?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才算深度认知?

    举个例子。比如,有人问:为什么北京房价那么高?

    有两种答案。

    第一个回答:都是炒房团搞的!

    第二个回答:北京的土地供求关系造成的,土地供应稀缺,高购买力人群又过度集中,所以推高了价格。

    有没有发现,两个回答有什么不同?是不是第二个答案比第一个更有深度?

    深度回答,是在分析具体现象之后,找出抽象规律。

    通过深度认知得到的结论,往往能解释相似情景中的很多问题,经过验证,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这些结论就是我们说的,临界知识。

    所谓“临界知识”,便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

    原来临界知识,指的是事物的规律,可以指导实际行动的知识力。

    掌握临界知识,我们便能开启学习的“少即是多”“四两拨千斤”模式,从而极大提升学习效率。

    2.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上不去?

    提高学习效率,可能是每个读书人都在追求的。但能不能做到,就是另一码事了。

    为什么会这样?

    问题不是我们不够努力,不是我们不够聪明,而是我们的努力存在一个重大误区。

    我们一直把时间花在提升“技术效率”,而忽略了“认知效率”。

    以一篇《为什么你会写自嗨型文案?》为例。

    文章定义了两种类型的文案:X型与Y型。

    X型文案是指,把平实无华的表达写的更加有修辞,用词对称,词汇高级。

    比如把“工作辛苦,不如去旅行”简单的表达,写成“乐享生活,畅意人生。”

    而Y型文案不一样,其文案词藻并不华丽,但是能描绘出用户心中的情境。

    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对掌握应对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就是在努力提升技术效率。

    如果学习是在了解问题本质,了解解决方案的底层规律,能认清问题表象背后的实质,我们就是在提升认知效率。

    3.到底哪些知识值得学?

    提升认知深度,不仅仅学习专业领域知识,你要多元跨界。

    我们一生需要学习三个级别的课程:

    a公共基础课:执行能力。

    比如时间管理,资料保存,商务礼仪,沟通谈判等等。

    b专业必修课:专业能力。

    在这个领域力,你要跨学科地思考,解决问题,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c通用必修课:结构能力。

    就是要掌握临界知识,认知事物更加底层的结构与规律。

    大多数人投入80%的时间学习执行能力,投入20%时间学习专业能力,几乎没有投入时间提升结构能力。

    二八定律告诉我们:20%的知识决定80%的结果,你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结构能力和专专业能力的学习上,通过掌握临界知识做到游刃有余。

    三.阅读学习后的应用。

    我们常说,知识不是用来记住的,而是要发挥作用,要在实际中运用上。知识就是力量。

    这种知识的力量,原来就是“临界知识”,通过深度思考,总结提炼出通用的规律,规则,可以跨专业,跨领域的去应用解决问题,这就是知识力的迁移。

    如何掌握这样的临界知识?

    那就需要我们学习时,多问一个为什么。

    进行深一步的思考,找到知识内在的联系和结构,形成知识系统,而不是收集一些孤立的知识点。

    提高学习的系统力,结构思考力,才会产生知识复利,提升学习效率,真正做到知识就是力量。

    【无戒90天写作训练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上不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rl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