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教授有思想,有高度,有深情,有大爱。专家敬业优秀,学员积极留言互动,密切配合,才能做好一个培训。教育不是装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一个优秀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一个优秀的领导就是一个好的团队。王教授是我们眼中的大咖,成长的榜样和楷模。
王老师结合自己20年的教学管理经验,对培训项目实施管理的三大任务:1.对人的管理 -主要介绍对学员的管理2.对事的管理 对培训各项工作的管理3.对物的管理--对培训资源与环境的管理做了精彩的讲解:
一、对人的管理 -主要介绍对学员的管理
1.使用的十步流程法组建自主管理团队。建立一支过硬的自主管理团队是赢得培训管理成效的坚强保障。组建自主管理团队十步流程法:1.问卷调查,征询个人意愿 ;2汇总统计,圈定干部人选 ;3报到考察,初判工作能力 ;4征信意见,告知岗位职责 ;5召开班会,宣布干部任命 ;6就职演说,表明工作态度;7.张榜公布,明确岗位职责;8.大胆使用,激发主体意识;9履职尽责,及时表扬激励;10.学员评价,颁发优秀证书。
2.践行好管理理念:
最好的管理是服务——无微不至。服务要做到“两在”“两用”
“两在”
一在场:学员在哪里,办公地点在哪里。面对面服务体现一个贴心。
二是在线:利用好班级微信群和QQ群实时在线服务,体现一个及时。
两用:
一是用心—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
用心服务于学习之外,体现一个关爱有加。
用心服务于报到之前,体现一个关怀备至。
二是用情:带着亲情做管理,视学员为朋友。
能培训出感情的培训,我觉得就是最好的培训了。
最好的激励是关注—— 法眼含慧:管理者的关注点就是培训班发展的风向标,你倡导什么就关注什么,看到不便说道:镜头所指关注所致,看到又便说道:看在眼里,说到群里。
关途径:镜头,镜头所指关注所致。
眼睛,看在眼里,说到群里
关注学员的学习态度:专心听讲,踊跃发言,勤记录,团结互助。
最好的状态是主人:努力让学员成为培训班的主人。
最好的驱动是任务:任务驱动,管理才会轻松。任务驱动才能逼出潜能。好的培养一定要有逼的味道,技能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如果不是生活所逼,谁会把自己“逼”的才华横溢。
3.聚焦需求抓管理
培训初期:培训办的好不好,关键看吃住条件好不好。
培训前期:培训办的好不好,关键看专家课程好不好。
培训中期:培训办的好不好,关键看你的活动多与少。
培训后期:培训办的好不好,关键看我的收获大与小。
培训结束后:培训办的好不好,关键看感情投入多与少
有布置、有督促、有展示、有考评、有存档
“马氏管理法”——研究学员需求规律,聚焦需求抓管理
经过反复研究,发现学员在培训历程中的需求发展变化,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非常合。
培训前期的管理重点:吃住、友情、归属安全。
培训中期的管理重点:尊重、收获、超越。
二、对事的管理 对培训各项工作的管理
01. 任务有清单
02. 工作有流程
03. 质量有监控01.任务有清单
• 运用好培训任务清单(一张纸管理),确保培训 工作不丢项,不拉趟
任务有清单,确保培训工作不丢项流淌。
工作有流程。是否有流程是检验培训工作是否规范的重要标志。流程能够降低培训对工作人员素质和经验的依赖。流程能够将项目负责人从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
质量有监控:任务有考核:班主任工作考核表课程教学效果测评表问卷网
三对物的管理--对培训资源与环境的管理
1.对资源的管理 •领导是最重要的培训资源; • 中小学是最丰富的培训资源;
• 学员是最有潜力的培训资源。
• 培训办的好不好关键看领导重视程度的 大与小。
• 如何让领导重视培训?
– 项目启动前要正式的向相关领导进行请示汇 报——你重视,领导才重视。
– 想法设法让领导参与到培训活动中领导身在哪里,心才在哪里。
2.对环境的管理 :营造浓厚且与培训主题高度融合的班级 文化环境。
这些理念、方法真的很好,又有案例便于操作,拿来即用。
在培训实施中,如何把培训组织科学严密、学员管理达到身心愉悦、善学善思善行“养生、养心、养教”调动学员积极性既需要技能又需要艺术。 听了王老师的课,很受启发和震撼,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在教学中,我要实践反思,汲取专家们的精华。将这次学习的新理念方法落实到教育教学中驱动成长,享受教育培训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