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学问读后感

小学问读后感

作者: 地中海的风_51b9 | 来源:发表于2020-04-04 16:49 被阅读0次

2020第四本《小学问》,看这本书是因为以前有朋友给我推荐奇葩说这个节目,曾经什么事不做熬夜刷完了第一季,马东,蔡康永,高晓松,马薇薇都让人喜欢的不得了,读书人的风趣幽默,机智灵活表现的淋漓尽致,几季奇葩说的选手搭上知识付费的东风,在喜马拉雅开了一个专栏就是小学问,而配套着出了本书,就是我手里的的这本《小学问》,记得罗振宇上奇葩说的时候,人家说他是做知识付费行业的,罗胖气急败坏的说:你才是做知识付费的呢,你全家都是做知识付费的!我是做知识服务的。其实考虑一下现在流行的得到听书,听课程,很大程度上走得是先贩卖焦虑,制造需求,然后再销售产品的套路。购买了课程你就安慰了,听了薛兆丰的经济学讲义了你就觉得你懂经济学了,确实缓解了很多人的焦虑,而仔细想想,只是心理安慰罢了,听知识,积累知识只是过程不是结果,只有内化知识运用知识才能产生智慧。听几门课程,或者听樊登给你讲几本书你就有智慧了?大家想多了。从知识的积累到知识的运用是一个层次,从知识的运用到对实践的指导又是一个层次,从用知识解决问题到产生创新知识还在另外一个层次。听书有用吗?有用,作用在于你能了解一本书的大概,有兴趣你可以买原著来仔细研究,还有一种认知类型偏向听觉型的人,听书比看书效率和效果都更好。扯远了,来说说这本书,分了八个章节,从焦虑、读书、自律、效能、情感等当下最热门的几个角度对很多小问题进行了解答,选题的角度很吸引眼球,比如女人真的比男人更唠叨吗?为什么你总是三分钟热度?工作让人烦你该怎么办?收礼只收脑白金为什么是个好广告等等,每个部分都比较短小,随手翻看一节也不会有上下之间的联系,属于归类了的碎片化阅读,当然开头作者就偷换了概念,说不是碎片化知识而是“知识积木”。书中运用了很多经济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知识,很多提法和理念都是取自不同论著中的内容,比如“懒蚂蚁效应”“滑坡谬误”之类的,混合着原理、鸡汤和毒鸡汤,因为是辩手们的作品,所以行文比较流畅,逻辑比较严谨,作为快餐书值得一看。遇到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再找其他专业书深入研究,非常适合陪孩子写作业或者通勤路上碎片化的阅读一下。

相关文章

  • 巨婴观球记

    小足球,大学问。

  • 小学问读后感

    2020第四本《小学问》,看这本书是因为以前有朋友给我推荐奇葩说这个节目,曾经什么事不做熬夜刷完了第一季,马东,蔡...

  • 《食育》读后感:吃饭事小,学问大

    翻到这本小书时先是被标题提出的概念吸引了。食育,通过食物来育儿?吃饭多大点事,还能跟教育扯上关系?2小时37分钟读...

  • 小筷子 大学问

    小筷子 大学问 今天给大家说说小筷子,大学问的事。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位族民...

  • . 2016.06.14

    小烦恼大学问,大烦恼小学问…… 茫茫人海,我为而来…… 星空夜里,烦闷无极……

  • 读书笔记|读书人应该怎样读书?——《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

    做一个有学问的人总是有用的。当没学问的人大惊小怪的时候,有学问的人可以见怪不怪;当没学问的人熟视无睹的时候,有学问...

  • 小现象大学问

    今天剽悍晨读分享的是几个很有意思的心理学现象,从环境、社会和内心三方面揭示了细节对人产生的影响,也让我们能更加了解...

  • 小故事大学问

    小故事 有个烈日炎炎的小镇,半死不活,萎靡不振。街道上空无一人。 所有的居民,都躲在家里,长吁短叹。他们都欠了别人...

  • 小程序,大学问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各种新技术层出不尽,各种云平台纷至沓来。 微信推出的公众号和小程序,着力打造属于自己...

  • 小礼物,大学问

    中秋节,在中国是一个大节。都很忙,忙啥?送礼。 小礼物,大学问。 2010年,我刚参加工作,在海尔上班,咱就是小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学问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vj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