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的上半年,我从胜利街南边走到胜利街的北边,跨过一个路口去上班,五分钟左右。
2021年的下半年,我开始了远距离上班,约6公里,再也不能步行了,要么公交,要么开车。
(一)与黑蚊子共舞
开学季,我还没勇气独立开车,下午下班基本上是坐公交。
走到鸢飞路的站点,等候75路和132路。夕阳还未完全落下,黑蚊子可不在乎时间,只要人停下它们就来。暴露的脚踝、一层长筒袜、一层衣服……它们都可以直接或隔衣吸到新鲜血液。
公交车不可能如我预测地及时到达,所以我也不能安静地站着,我不但要走动,还要速度快、幅度大,于是从站牌向南到一工地门口,我就边跺脚边前进,双手还要不断挥舞,慢慢地动作竟协调起来,如老太太们的广场舞一样,有节奏地手脚互动,从南到北再折回……尽管如此,也免不了一顿奇痒、一个大包、拍死一只蚊子……坐上车后,一边擦汗一边快速抹上止痒药膏。
每当这个时候,就想到了自己开车的优点。
( 二)独立开车
一边抱怨着单位下班后开会,一边感谢着给我提供了开车机会,因为无公交了,因为打车也不方便、也费钱。
在单位门口的那位保安极其负责任,要先测体温再让车进。从乐川街右拐,坡度不大,但是第一次开车上班,测完体温,熄火了……反反复复3次,后面有辆白色的车,闪着右转向的灯,安静地等候。
保安也是极其聪明的,以后每次都早早跑来测温,绝不让我在半坡停下!
多年前冯老师拿到驾照后,一次说起自己的囧事:拉着手刹开着车。我笑完也质疑:拉了手刹还能继续开?!直到自己开车,直到一低头发现手刹拉紧,从什么时候这种状态的?记得启动起步时是放下的。
而且时常,我把档位推至一档时,会听到摩擦的“咔咔”,就担心:会不会断了?!害怕自己成了驾校笑话中的主人公。
等到自己有胆量驾车上下班了,发现拥堵又是一大障碍,有一次过福寿街路口用了20多分钟。这其中考验司机心态的不是前后车辆,也不是斜插队的车辆,也不是东西方向的骂南北通道的“傻b”,而是无理可辩的非机动车和行人。
前后两车的缝隙,电动车就歪歪扭扭冲过来,若逆行道车流在动,那骑行者就在车前等着,紧张得我使劲踩刹车,害怕自己一不留神车向前走,哪怕一步;还有骑三轮的长者,就在车行道内,就时速20,就不左顾右顾,我眼睁睁看着前方绿灯变红,也听着后面的车鸣笛;还有,还有绿灯亮起来了,但人行道上的高跟鞋不慌不忙地“哒哒哒”,真佩服了这心理素质……
所以,我体会了自己开车的状态,也争取做个不惹司机上火的行人。
(三)我理解
奔波在路上,能看到很多风景,也更能理解身边不同行业、不同人。
早上每次从家出发,路面已洒过水、落叶已被扫,对默默无闻的环卫工人心怀感激。有次下雪天我提前下车,走两个路口到学校。路上行人很少,两位环卫工人在路口撒盐;每个人行道口,每个公交站牌处,早已清扫干净;那骑着环卫小三轮的长者,还习惯性地俯身夹起雪地上一个空烟盒……
因为自己开车技术不行,总想着家离单位近最好,其实对于开车娴熟的人来说,整个区域20分钟左右回家,不是麻烦事!
这无疑是换了个大思维!
再看身边“黑灯瞎火”赶回家的车辆和行人,联想先哲们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能确定幸福的含义?!能确定忙碌的价值?!
纵观整个发展的历程,好多事情都是换汤不换药,实质相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