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记忆(五)

作者: 陬者 | 来源:发表于2020-07-27 16:40 被阅读0次

    文    陬者(原创)

                              解放街

    原来的小镇分为上街和下街,抗战胜利后,小镇人在恢复重建时在沅江大堤内和小河之间建了个新街道,并把上街的一部分划入其中,称为新街。

    好像是要维护上下两条街的历史地位一般,一些小镇老人对新街的出现略带一丝的不屑,不过新街在上街下街面前也确实幼小、稚嫩,至今仍有老人如此称呼。

    网图      侵删

    1943年冬,侵华日军进犯(常德会战),整个镇集被小鬼子一把火烧了个精光,镇上居民都纷纷出逃,投亲靠友。我家也在爷爷的带领下,逃到益阳南县躲避战火,两年后抗战胜利才重返小镇。

    抗战胜利后,全国各地开始战后重建,沅水流域的竹木运销业务空前兴旺,无数的竹排木排随着流水一路东去,小镇也因此得以快速发展,新街也在此时期内建成。

    建国后,小镇人为纪念解放,深记党恩,便在1952年把新街正式定名为解放街,与上街、下街并列,成为最基础的居民委员会(现在叫社区)。

    网图      侵删

    解放街的集市贸易因历史原因,十分兴旺,小镇的首个农贸市场就落户在解放街。记得那时农贸街家家都有生意,户户作卖买,或出租或自营。早餐小吃,酒馆饭店,服装鞋帽,蔬菜水果,干果炒货,五花八门,人来人往,热闹非常。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镇一步一步向外扩展,新的商易聚集地也随之形成。现在的解放街已不复往日,逐渐成了老街,除了在此居住的人,很少再有人光顾。

    据资料记载,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小镇仅竹木商号就有近五十家,其他登记在册的商铺也有三千多家。就连省政府也看上了这块宝地,在小镇成立了省管副厅级的沅水木材水运局,小镇人叫做沅水局,就建在解放街的上边。

    网图      侵删

    沅水局兴旺时有职工数千人,拥有自己专门的医院,学校,电影院。九十年代以前,往往市、县还没有上映的电影,沅水局人早已经先睹为快了。

    但随着枝柳铁路的开通,木材水运逐步改为铁路运输,红极一时的沅水局也像火车头的蒸汽一般慢慢飘飞,渐渐消散在历史的长河,只留下小镇人深深的怀念和淡淡的伤感。

    如今的沅水局由原来的省管,到后期的市管,变成了现在小镇的一个社区。

    时事变迁,沧海桑田,一切跟不上时代步伐的终将被淘汰。

    网图    侵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镇记忆(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hm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