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心理学①草稿

教育心理学①草稿

作者: 七横 | 来源:发表于2023-07-05 23:16 被阅读0次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一,在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上,向纵深发展。

    二,在研究方法向走向多元化趋势。

    三,在研究视角上,向综合化和化学科化方向发展。

    四,在学科体系上,由零散庞杂逐渐发展为系统和完善的体系。

    五,研究实际情境的影响。

    六,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

    七,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

    八,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精油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趋势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主要包括认知发展,人格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

    第一,认知发展:

    认知是个体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加工信息的过程,它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

    认知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它是指人脑接受外界信息后,经过头脑加工处理,转化为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

    认知发展是个体在心理上表征世界、思考世界的方式的发展。

    认知发展的规律:

    1.从简单具体向复杂抽象发展;

    2.从无意识向有意识发展;

    3.从笼统向分化发展。

    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发展的实质

    皮亚杰用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四个概念来解释认知发展这一复杂的过程。

    图式是指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图式实质上是个体在解决一类相似问题时所概括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动作或思维模式,图式的发展水平是人的认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举例:“用一个棍棒推动一个玩具”,这类动作经过重复和概括,形成一个图式“以某物推动某部”随后被运用到其他生活场景中。

    同化是指个体把新的刺激纳入已经形成的图式中的认知过程。同化是图式发生量变的过程,它不能引起图式的质变,但影响图式的发展,同化过程受到个人已有图式限制,个体拥有的图式越多,同化事物的范围就越广泛,反之同化范围就相对狭窄。

    举例:婴儿已经建立的图式是“抓握物体”,当玩具距离婴儿比较远时,婴儿还做出抓握的动作企图拿到玩具,这就是同化。

    顺应是儿童改变已有的图式或形成新的图示来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顺应是图式发生质变的过程,通过训练儿童的认知能力达到新的水平。

    举例:婴儿抓不到远处的玩具,偶然地抓到床单一拉,床单上的玩具离婴儿近了,婴儿拿到了玩具,婴儿发现拿到玩具的方法除了抓获还可以借物取物,他以后拿到玩具的方式方法就更多了,这就是顺应。

    平衡是指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新刺激,从而达到图示与新刺激相适应的短暂的协调状态,这就是平衡个体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图式,实现认知发展。

    2、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成熟;练习与经验;社会性经验;平衡化。

    3、认识发展阶段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文化,历史理论包括互相关联的三个论点:

    (1)活动论。个体的心理发展起源于个体所参与的社会文化活动。

    (2)符号中介论。人的心理活动与劳动活动都是以工具为中介的。

    (3)内化论。内化是指个体将外部实践活动转化为内部心理活动的过程。随着儿童的成熟,儿童把外部倾听到的语言转化为喃自语,再发展为耳语、口唇动作、内部言语和思维,从而完成内化过程。内化的过程不仅可以通过教学来实现,还可以通过日常的活动、游戏和劳动来实现。

    举例:老师教小明折纸,小明在下次折纸前,心里会对折纸的过程有个预演,小明不用亲自做折纸活动,心里就能对自己说“要先这样子,然后那样折,再这样折就可以了”,小明将外部的折纸活动已经转化为内在的心理过程,就是内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心理学①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bh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