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知识?

作者: 卓文业 | 来源:发表于2017-03-13 08:02 被阅读240次

人人都在说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处理着大量信息,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种幻觉:知识的获取变得快捷且容易。

信息大爆炸没错,但是爆炸的不是知识而是垃圾。

知识的产生是一个极其漫长且困难的过程。

那么,知识到底是什么?

赫拉利的《未来简史》中提供了一个很新颖的角度,在此引用:

在中世纪欧洲,获得知识的主要公式是:知识=经文×逻辑。

如果想知道某个重要问题的答案,他们会阅读相关经文,并用逻辑来理解经文的确切含义。

500年前的科学革命后,获得知识的公式发生了改变:知识=实证数据×数学。

如果想知道某个重要问题的答案,我们要做的就是收集相关的实证数据,再用数学工具加以分析。

这个知识的科学公式让我们在天文学、物理学、医学等学科取得惊人突破,但它有一个重大缺点:无法处理价值和意义的问题。

中世纪学者可以完全肯定谋杀和偷窃是错的,也知道人类生活的目的就是要遵循上帝的指示,因为经文里就是这么说的。但科学家无法做出这样的道德判断。不管有多少数据、数学功力多强,都不可能证明谋杀是错的。

人类社会如果缺了这种价值判断就无法维系,这个困难的克服要得利于现代人文主义。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获取伦理知识的公式:知识=体验×敏感性。

如果想要知道任何道德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连接到自己内心的体验,并以最大的敏感性来观察它们。在实践中,这代表着追求知识的方法要靠多年的体验积累,并锻炼敏感性,好让我们正确理解这些体验。

那么这个体验和敏感性应该如何理解呢?

体验并不是实证数据,也不算由原子、电磁波、蛋白质或数字组成。体验是一种主观现象,有三个重要成分:知觉、情绪及想法。在任何时刻,我的体验都包括了我的一切感知(热、愉悦、紧张等),我感受到的情绪(爱、恐惧、愤怒等),以及一切出现在我脑海中的想法。

敏感性包括两方面:第一,注意到自己的知觉、情绪和想法;第二,允许这些知觉、情绪和想法影响自己。当然,并不是略有风吹草动就反应激烈,重点是要对新的体验持开放态度,允许新的体验改变自己的观点、行为甚至个性。

体验和敏感性会形成一个彼此加强的无限循环。没有敏感性,就无法体验任何事;没有体验各种事物,就无法培养敏感性。敏感性并不是能够靠读书或听演讲来培养的抽象能力,而是一个实践技巧,必须在实践中慢慢成熟。

说完现代知识的获取和构成,我们再说说学知识的目的。

之前加了一个微信读书群,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喜欢跳,平时别人讨论点什么他总爱插进来指指这个,说说那个,各种形而上的术语丢出来辩的他人一时哑口无言,随后他好不得意。

有一天我见他又跳了起来,我打了一段话发在群里:

古代雅典的雄辩家们口才极好,擅长骂阵,指东喝西,十分威风,但马其顿的亚历山大长枪一指,便把他们打得东倒西歪,四散奔逃。

他看完又抓着亚历山大怎么怎么着给我说了一大通,我笑笑没回复。

他没理解我的意思,我没想和他辩,我只是想用这个小例子来引一个事实:

自古以来,发表演讲是容易的,但实干起来却是艰难无比的。

知识并非是你知道多少,而是你能做到多少,只有将知识做有意义的输出才能实现其价值性。

简单说写文章这件事儿吧,我写文章主要是想把我看到有价值的东西分享出来,把繁琐的概念拆解出来让更多人吸收学习,而非用一篇一篇的高谈论阔来吹嘘自己所拥有的“知识”。

就在学习知识的这条路上很多人都走进一种误区,认为知识是标识自己的一个标签。

一句人人都能看懂的话,你不说的鬼都听不懂显得好像自己就不够专业……

这就有些滑稽了,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个“有意思的人”,他的“知识”不是为了传递,也不是为了教导,而是为了辩赢。碰到这样的人,我一般都是摊摊手表示:好吧,你赢了。

道不同。

相比之下,罗辑思维的主讲人罗振宇就做的很好。我前段时间找了些他的往期节目来听,很有意思,通俗易懂的语言再配上风趣的案例将很多现象、概念传递出来。

一个东西只有被大家喜欢、接受才是一个好东西。

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力,一味的求“逼格”,走“孤傲”是没有意义的。再者,简单通俗的东西就一定差么?

杜甫作诗后往往会找很多村田老农,念给他们听,他们说能听懂,说好,杜甫才承认这样的诗合格。那么杜甫的诗差么?

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其实在我们这个时代也存在很多这样的迹象,霍金的《时间简史》,赫拉利的《人类简史》 ,比尔·布莱森的《万物简史》等,各种“简史”被推出,科学家们也意识到要把更多的知识普及开来。

其实霍金的《时间简史》得以畅销最大的功臣是列纳德·蒙洛迪诺,是他将原版做了处理才能让这部作品更容易被大众理解。

《哈利·波特》里有一个场景:

魔法老师问小女孩赫敏:你是否想学习魔法的法则,然后以此作为终身的事业呢?

赫敏说:不,我要掌握魔法的法则,然后为这个世界做点好事。

对,学知识这件事没有那么复杂,它就是一种工具,我们要用它做一点好事。

相关文章

  • 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有用的知识?

    得到APP,今天上架了一个课程。是吴军先生的,《前沿科技之吴军讲5G》。 吴军先生,前两天上了热搜。因为,吴军先生...

  • 什么是知识?

    今天看到粥左罗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知识?” 我们一直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人生。”可是,对于我们来...

  • 什么是知识?

    我们学了很多知识,可什么是知识,似乎一下子说不清楚。 有些内容是不是知识,答案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有一点...

  • 什么是知识?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知识,可是我们对知识的定义却是模糊的。 请大家思考这些问题,公众号的文章是知识吗?付费音频是知识吗...

  • 什么是知识

    概念 就是那些能够指导我们做出很好的决策,并且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比如老师的公众号里经常推荐分享一些...

  • 什么是知识?

    在我的定义里,只有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

  • 什么是知识

    百度里对知识是这样定义的 知识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知识,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

  • 什么是知识?

    人人都在说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处理着大量信息,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种幻觉:知识的获取变得快捷且容...

  • 什么是知识?

    知道《论语》第三章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呢?知道哥伦布哪一年开始环球航行又有什么意义?这不过是在搜索引擎里输入...

  • 什么是知识

    说到知识就要先提到 信息 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信息 主动的 被动的信息来自四面八方想着去占有稀缺的注意力 时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什么是知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cf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