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时常在无意中抓住一个显示自己聪明的地方,就迫不及待地希望对方能注意到自己的智慧,从而让自己得到极大的满足感。而事实上,我们的“无意”也并非真正的无意,而是我们习惯了“有意”之后从而对“有意”产生的一种淡漠的感觉。我想目前人们对货币有一种特殊的向往,就是源于这种原因。
最初人们将货币的本质当做一般等价物,用来证明凝结在商品中人类无差别劳动的价值,方便物质间的流通和转换,这便是“有意”。人们又从某种程度上把货币的价值看成物质能量的固定和转移,从而成为权力的一种象征,这就是“无意”。当你的私有财产以货币的方式返回到自己的手中再变成成品时,你对货币的需要的欲望忽然之间就变大了,因为你看到了当你的成品在经过货币的转换后,具有的价值更大了,获取的利益更多了,于是这样的“无意”就开始变得“有意”了,也出现了因为贫富差距而产生的等级,你可能因为你的无奈,当你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去赚货币的时候,只好去羡慕他人,却不知道,他人也很羡慕你,因为你有更多的货币。
随着这种“有意”或“无意”的到来人们应该怎样面对“孔方兄”,是人发明了货币,还是货币拐卖了人。笔者认为要做好人,说的简单却让你有时候一辈子都做不好,做人要先学会怎么样做人,无论是中国的儒释道还是世界的三大宗教,都从不同的角度告诉你怎样做人,做人有很多事,不仅仅为了利益。做人不要把过于用金钱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做人要懂得价值是什么,是在体悟完众生百态之后,以自己的经历知识为框架建构一种连接现实和虚拟的桥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