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一年级的浩子最近常让妈妈感到苦恼。妈妈发现浩子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顽固分子”。犯了错,还坚决不承认的“坏毛病”愈发严重了。
放暑假前,班里还专门开了个“批斗大会”,浩子是被“批斗的首要份子”,为此老师还专门打电话向家长“通报”了此事。
事情发生在周五放学前,因为学校要求学生不允许私自在校使用手机,带了手机的同学必须把手机全部交给生活老师保管,周末放学再统一还给学生。
可是这周末班里出了突发情况,生活老师带一位受伤的同学去了医院还没返回学校,返还不了大家的手机。
浩子灵机一动,说知道老师的钥匙在哪里。于是带领了几个同学拿了老师的钥匙,开了门取回了各自的手机,高高兴兴的放学了。
返回学校的生活老师发现这一情况,觉得性质非常恶劣,就告诉了班主任希望严惩。
于是浩子被抓了典型,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教育。并指出这是小偷行为,好在现在年龄小,如果年龄大的话就会被抓到派出所并且坐牢。
浩子妈妈很惭愧,电话给老师赔礼道歉,并且承诺回家一定好好教育浩子。回家教育浩子时,浩子说自己不是小偷。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所有的流言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传播到极远的地方。很快知道的人越来越多。
事情还没过多久,暑假班老师又来告状,说布置的作业浩子都不做。妈妈仔细询问下来顿时火冒三丈,因为平时她还特别问了有没有作业,浩子回答说没有。妈妈觉得应该相信孩子,就没有再查证,谁知道浩子居然在撒谎。
妈妈回家后狠狠地教训了浩子一通。骂完第二天,浩子妈妈回家时,邻居马奶奶已经坐在客厅里了,马奶奶是专门等浩子妈妈的。
那天马奶奶的孙子小冬带着一架新的飞机模型在楼下的草地上玩。浩子看到了,就跟小冬说要一起玩,小冬同意了。
两个小朋友刚开始玩得很开心,轮到浩子玩时,不知道是因为浩子没拿好还是姿势不对,把飞机的机翼折断了。小冬很伤心,一直在旁边看着的奶奶安抚了小冬,说回去买新的。但奶奶希望浩子道个歉。浩子却坚持说不是他弄的,是飞机自己断的。
小冬奶奶语重心长地说:“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那个飞机我也不需要小朋友赔,但孩子都这么大了,怎么做错事了连承担的勇气都没有呢?”
浩子妈妈觉得又羞愧又生气,连声道歉,说自己一定会好好教育孩子。小冬奶奶走后,浩子依然不肯认错。妈妈一怒之下,狠狠揍了浩子一通。
浩子妈妈觉得很无力,浩子这个“坏毛病”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把玩具扔的乱七八糟,他会说是家里的猫弄的,不经允许把别人的小汽车拿回家,他会坚持说是别人送的……,为此,妈妈不知道教训了浩子多少次,语重心长地教育过、一怒之下的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但都没效果。
浩子妈妈说:“我家孩子自尊心怎么这么强,怎么就这么傲慢呢?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诚恳地道个歉为什么比登天还难?”
我问浩子妈妈,你觉得不认错是孩子自尊心太强导致的吗?
浩子妈妈疑惑地问:“难道不是吗?正因为他自尊心太强,才固执己见,坚持自己是对的。”
我摇摇头说:“孩子这么做,不是自尊心太强,恰恰是太自卑、自我评价太低导致的!而且家长在与学校和对外上面,做的不到位,或者是说后盾做的太薄弱。”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有着与浩子妈妈一致的态度。认为都是自己孩子的错,归因孩子自尊心太强,太过傲慢导致的。为了教育孩子,也为了挫一挫孩子的锐气,她们会严厉斥责孩子。
但孩子不肯认错的真实原因恰恰不是自尊心太强,反而是自我评价太低或太过追求完美导致的。
浩子拿钥匙取回手机这件事上,不应该直接被贴了“小偷”的标签。这时家长的做法很重要,应该当面找到老师了解情况,而不是通过电话沟通。发现老师有贴标签的行为应该要求老师改变,不排除要求老师向孩子道歉,家长必须懂得维护孩子权益。
有部分的家长,缺乏教育知识事情发生时,总觉得哪里不对,可又说不出来。唯一能采取的就是恨铁不成钢的棍棒教育。
或者是知道孩子被贴上不好的标签时,虽然在内心非常的气愤,但考虑到孩子还要继续在学校里学习,不敢明面上去得罪老师。担心日后在学校里孩子没有办法好好学习,甚至还会努力地去讨好老师。
另外撒谎也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通常大人面对小孩说谎时,表现的都会比较紧张。认为小的时候撒谎,长大之后,小孩的人品肯定会有问题,甚至会走上歪路的。
其实出现这些现象,都说明孩子进入了撒谎敏感期,家长切勿随意给他们贴上''坏孩子''标签。
这些都会引发孩子会自我评价过低。
这是因为在教育孩子时,家长常常会有很多的担心,害怕自己一个疏忽,或是某个地方没做好,就导致孩子养成某个错误的行为习惯,对他一辈子的发展造成影响。
当孩子犯了错,却不承认,甚至撒谎、推卸责任来应对时,家长内心的第一想法是:我的孩子居然撒谎,这样他的未来会很糟糕。
家长内心的羞耻感油然而生,孩子的“坏”意味着他们的失败,这个错误足以否定所有的努力,家长内心的无能感也随之唤醒。
为了抵御这种羞耻感和无能感,他们用严厉的批评、指责来纠正错误,极力制止孩子的行为。
可如白纸一般的孩子面对家长愤怒行为是不理解的。他们第一感觉是错愕、惊讶,他们知道家长生气了,但却不明白为什么会生气。
一系列的反应让孩子感到害怕、不知所措,面对大人所要求的各种解释孩子觉得很困难,他们语言本来就不够丰富,他们很难完整描述自己的感受,不明白要解释什么。
孩子选择沉默不言进而加深了误解,面对家长的各种愤怒、沮丧,孩子产生巨大的罪恶感,他说不出这种感受只觉得这种感觉很难忍受,自己不被理解和信任。
为了不面对这种糟糕的情绪,下一次再遇到类似问题时,他就会回避、推卸责任,让另一个客体去承受这些罪恶感。
孩子的这些行为在家长眼里,就是:又撒谎了。父母的失望感和无助感继续加深,更加愤怒。
久而久之,孩子的人格层面会逐渐发生分裂,分裂出内部和外部两部分。内部会被罪恶的冲动占据,会继续犯错并继续推卸责任。
慢慢地,就形成恶性循环,孩子越犯错,承受的批评就越多,而这些批评又会让他的自我评价继续降低,孩子的自尊心越来越低。
这时孩子会出现连续犯错,屡教不改、拒不认错的现象,就都因为他的自我评价太低。
所以当面对孩子犯错时,家长需要平静内心放下对错的判断,先认识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犯错是正常的!
帮助孩子把内心的想法说出来,如果能用小故事的形式来帮助孩子说出内心的想法就更好。
通过小故事来描述那些内疚感、害怕的情绪,然后再询问孩子故事中的主人翁应该如何处理情绪,如何面对问题。这样孩子会联想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状况,他会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孩子的成长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花费很多的时间耐心的引导和陪伴。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断在错误和正确之间螺旋前进的,没有人生来就完美,成长一定意味着会犯很多错,会走很多弯路。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颗向上、向好的种子,相信孩子,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孩子才更有力量茁壮成长!
- 今日留言互动-
你的孩子有拒不认错、屡教不改的情况吗?
(静姐与大家一起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