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娟坚持原创分享第1921天(伊川焦点团队分享848天)(2022.10.31星期一)
只读书不如记笔记,记笔记是我的学习方式。还是要记一下子的。
依恋理论首先有英国的约翰·鲍尔比提出。1944年他进行了一项关于44名少年小偷的研究,首次激发了他研究母子关系的兴趣。随后他开展了一系列“母亲剥夺”的研究并指出:在个人生活的最初几年里,延长在公共机构内照料的时间或经常变换养育者,对人格发展有不良影响。1969年,鲍尔比关于依恋的三部重要著作的第一部问世,它阐述了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联系:依恋并非来自母亲的喂食行为及人类性的驱力,它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虽然它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存在,但在儿童早期最明显,儿童只有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才能有效地探索周围环境。假如婴儿不寻求并维持与照顾者的亲近,这无助的人类婴儿就会死亡。
依恋研究的重大进展来自安斯沃思的认识:依恋关系中个体间的重要差异在于依恋的安全性或不安全性。于是,她与同事设计了陌生情境测验,评定1岁婴儿对其母亲的依恋的安全性。
陌生情境测验是在一间实验性玩具室内观察婴儿、养育者(多为母亲)和一名友好却陌生的成年人在一系列情境中的行为与反应。此操作程序的关键是婴儿与每个成人分离、重聚的标准顺序。在设计的8个情境中,儿童经历逐级增加的忧伤及对亲近的更大需要,整个过程约需要20分钟。儿童需要满足的程度及使用的方法被认为表明依恋的质量。最初,母亲和儿童被邀请进入一间放有适当玩具的舒适的实验室,当儿童安静下来并开始玩玩具时,便有陌生人加入,以后相继有母亲离去、陌生人与儿童相处、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去、母亲离去儿童独处等情境,儿童的反应用录像带记录。事后依据录像带的记录评估儿童的探索行为、对养育者与陌生人的倾向、在简单分离后重聚时对母亲的反应等,来将依恋分类。虽然儿童的所有行为都要考虑,但在区分依恋类别时,重聚时的行为表现具有最突出的意义。(未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