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大学生活
浅谈学之道(一)

浅谈学之道(一)

作者: Kotewall | 来源:发表于2016-11-02 23:54 被阅读0次

提笔思绪良久,不知作何,弃之。见一诗文: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心有悟,随又执笔,作之。

忆余近十五载求学生涯,甚有心得,便以”过来人“自居。余忆童稚时,闻国歌声起,遂腿脚并动,见军人威武雄姿,甚羡之,细枝末节之处,思绪已模糊。惟记父言,吾儿志存高远,但切记勿好高骛远。古往今来,成大事者,不会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匡衡凿光,苏秦刺股,孙敬悬梁,此君皆胸怀文墨,富有诗书。汝切记知识乃力量之源泉。

学童之时,吾师问曰:“汝闻《三国志》乎?君王者,斗智斗勇也,如胸无文墨,但有莽勇,终不得志。”遂读乎,被子龙之豪气,云长之义气,孔明之智气所吸,但细思,此书被文者所作,细枝末节、惟妙惟肖之处皆贯中所构思,贯中者,何许人也?中国章回小说鼻祖,文学大家。吾思,惟凭一笔文墨,但遗万年流芳。于是,立志发愤,誓求上进。

初入中学之时,自以为精于业,专于学,尤幸遇一班长,此女勤奋好学,才思敏捷,成绩冠绝即墨,吾跟其所学甚多,初中三年考绩亦名列前茅,然天不遂人愿,中考之时,无奈紧张,有失水准,考绩乃三年最差,惜以不至一分之差与心中学府遥隔两望,但不幸之幸尤被重点高中录取,于是心立金志,誓求大业。

高中于绝望中而至,然求学之热情不减,尤以读过苏轼诗一首有感而悟,诗曰:腹有诗书气自华。或许,不应以功利为本,而多乃诗书熏陶自己,大家者,乃以文墨为剑,虽锲身不离,但不可引以为傲。细思,豁然开朗,我尤可凭力而为,定当再上台阶,允吸大家之精华,报国献力,建功立业。时至高中初试,不负众望,侥幸拿得头名,每每回忆,心中甚喜。后文理分班,心中犹豫,选文?不可,喜数厌外。选理?不可,政史也喜。两难之际,只能忍痛割爱,选理。定理之后,日盼夜求,只为求授政史地,天终不遂人愿。


求学路漫漫,下次当谈。

书于十一月二日晚十一点

相关文章

  • 浅谈学之道(一)

    提笔思绪良久,不知作何,弃之。见一诗文: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心有悟,随又执笔,作之。 忆余近十五载求学...

  • 浅谈学习之道

    "凡我不能创造的,我就不能理解。" 学习的本质是为了进步,不自欺地直面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的程度是判断方法,对于一切学...

  • 浅谈管理之道

    鸣琴百里有仁声,赏罚休从喜怒行。 不知大伙是否听过或看过"鸣琴而治"典故?鸣琴而治"出自《吕氏春秋·察贤》:“雪霜...

  • 浅谈演说之道

    演说,是方便说法;往深讲,是红尘智慧。 演说天地大,绝非外行人所随意轻薄的尽为嘴皮子; 自古演说之道,皆须在心地上...

  • 浅谈师之道

    有一个小女孩,十分精明。我这样说她,是因为她虽然只有十来岁,却对很多事都能理解,大人说的话,她耳朵扫到就知道该怎么...

  • 浅谈学习之道

    6.7的课程,趁等待提测的时候听完,针对这次老徐的分享,其实挺有感触的。尤其是学习这块,自己目前也在努力...

  • 浅谈教育之道

    最近听了“中国最牛愤青教授”,浙江大学校长郑强关于教育问题的讲座,结合自身二十余年来接受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 浅谈“为人之道”

    “为人之道”先从这几个字来解释一下,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没有词的概念的,只有字的概念,所以从说文解字开始,先...

  • 浅谈经商之道

    首先我要表明一下,我不是商人,我一介草夫,我父母也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农民。写这篇文章,不过因为我每次开启吃货模式的时...

  • 浅谈学习之道

    最近看了不少学习类书籍,总结发现了一些规律,在此分享给大家,希望给你提供一点帮助。 我们多数人的学习方式都是直接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学之道(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km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