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接到继续上网课的通知,心生喜悦之感——可以获得更集中的自由时间。如何利用“赚来“的时间,成了第一个解决的问题。图书馆太远,去探亲疫情不允许,思来想去,决定去新华书店读书。于是从两周前,几乎每天下午去书店。
本以为只能站着翻阅书,所以穿运动鞋前往。没想到第一次去河西书店,发现竟然有好几个桌子和多把椅子、小板凳,心中暗喜。于是本着名家的长篇走过去了。
迟子建的《烟火漫卷》!这部作品的名字刚在试题中见到过,只因那是一个访谈内容,略知是新作,写活了哈尔滨脚下的烟火人生。翻开读了几页就被作者细腻传神的笔墨吸引,于是一口气读完了。
记不清已经多久没有这样安静地读书了, 端坐在文化气息浓郁的环境里,耳边是悠扬的钢琴曲和读者翻书窸窣之声,专注地埋头静读,生怕亵渎了这份资源,这份美好。想想平时手机在手边,家务在眼前,多少个这样的下午时光就那么白白流逝掉了,真是心生悔意。
第二天读康辉的《平均分》,读到的是一位播音人的成长,一个年轻人的蜕变,一代有志者的拼搏精神。从本书中看到了读书的意义,知识的力量;看到了面对选择的艰难,身处瓶颈的困惑,面对生死的顿悟。
从名人相继出书得到的启示是:见多识广,思想深䆳,沉淀自然成集,顺手成书了。优秀的人生活不平凡,流淌的文字自然有内容。
或许是小心思在作祟,担心工作人员“嫌弃“我占了学生读书的席位。自觉点,不能天天总去一家书店,于是第三天来到河东书店,发现有新书《应物兄》全套!如获至宝的我捧起了它,结果发现它知识密集度高,人物多,关系复杂,读起来有些烧脑,当天只看了120页。上下部1044页,看了一周时间,也只能是草草看完。作家李洱太厉害了,那语言,那笔法,那构思,连书名都不一般。后来翻看他人本书读后感,得知基本需要一两个月才能看完!才能真正常地写出心得感受。相较细读者,我只能算翻过。庆幸自己发现了这部大作,历时十三年,几度动笔完成的优秀之作。若有机会,绝对值得再细细品读。
这周一进书店被门囗架子上傅莹的《看世界》所吸引,结果拿来翻过几页就看不下去了,政治性知识有限,影响了对这本书的阅读。虽说对翻译官傅莹心生敬佩,但也很是遗憾放回原位置。摘抄下一个经典的句子“人在往前走时不太会丈量脚下,隔了一段时间回头看,才发现翻过了很多山,趟过了很多条河。”算是暂时纪念亲近过的这本书了吧!
今天发现新书架打开的有杨澜的《大女生》,上下午各2个多小时,完全被作者独到的见解和对女性绝对的自信所震憾!当然更多地是佩服!佩服她所读的书,走的路,看过的人!然后是后悔,后悔自己曾经地那样狭隘,站在女性的位置却看不见女性,站在女性的角度束缚了自我!最后是要改变,从思想到行动,从身体到心灵。或许是一点点,或许是很慢,但我已意识到了,这就并不晚。
读书,发现世界很大;读书,发现自已还可以改变。遗憾错过了很多,庆幸我已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