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这个词,在佛教徒的生活中,出场次数不可谓不高。
功课念诵、阅读经论、乃至口头交流,这个词都会被不停的发现和提及。
但这么多使用它的人,真的都了解这个词的甚深意趣吗?
怕不见得,如果您觉得对这个词还有一些不解,不妨花一顿饭的功夫读读这篇文章。
其实前贤对菩提心的论述理备文丰,言无不尽,机无不收,本无末学狗尾续貂之必要。 但奈何去圣时遥,文辞难以契合,前贤论述美则美矣,初学者却难以理解和下手。 末学有感于此,遂踵事增华,略为归纳推衍;拳拳寸心,望众周知以斧正。
先说说啥叫菩提心?
菩提心这个词一般都只出现在大乘经典中,南传佛教对此鲜有提及。菩提二字旧译为道,而求真道之心即为菩提心;
新译曰觉,求正觉之心亦为菩提心;译文不同,其意一也。
菩提心的具体定义按照《现观庄严论》中所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这个颂词讲到了发菩提心必备的两个条件:一是缘众生的利他大悲;二是发起希求佛果的智慧。
也就是说为了利益无边的众生而希求佛果的发心即是菩提心。
南传之所以对菩提心鲜有提及,是因为他们认为佛陀的本怀是令众生明白苦的含义并实践苦的止息;佛陀对众生的期待是“自利解脱”。
而大乘佛教则认为佛陀的本怀是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皆得不退转于阿茹多罗三藐三菩提,转而回身发大菩提心,广度诸群迷;佛陀对众生的期待是“自利利他”。
而菩提心正是南传佛教与大乘的根本区别所在,是诸佛如来度化众生的原因,也是众生从凡夫因行过渡到如来果证的原动力。
《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六度万行德均要依托菩提心才能产生趋向菩提,所以菩提心更是成佛配方的“底料”。
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省庵大师
菩提心通途而言有两种
胜义谛层面的“胜义菩提心”;(胜义者,自性体即是)
世俗谛层面的“世俗菩提心”。(世俗者,自性用即是)
这两种菩提心可以从很多层面去剖析。
理事层面,顺理而生的是胜义菩提心:以无分别智观照究极的真如空性,使其成为心的所缘、心的依托,当其能够任运现前,稳固不退时,即可名为胜义菩提心。
随事而发的是世俗菩提心,通过四弘誓愿的愿菩提心和六度万行的行菩提心,完成心性的淘炼和无量善业的熏习,从而成就为无上菩提的果德。
因果层面,超越因果就是胜义菩提心,转变因果就是世俗菩提心。 超越因果是指证得空性后,人空法也空,不会再有因果层面的造作,更不会熏熟染缘,自然也就不受业果的影响,这就是所谓“业尽情空”的境界,也是唯证方知的境界,多说不过徒增戏论;
凡夫位转变因果的世俗菩提心就有必要多说一点了;
这个转变因果并不是说掉到黑白,种豆得瓜,而是说通过如理作意,将逼迫的苦果,转为增上善法的意乐;将损恼的恶果,转为忏悔、惭愧等善法的生因。
首先,我们要时刻保持正念明觉不失,恶果成熟时明白未造业不感果,已造业过不失坏——一切逆境苦受皆为过去业果成熟所致,不是别人做错了,而是自己做错了,也并非自己现在做错了,而是因为过去做错了;
其次要明白业果不成熟就可能增长广大。即便一个如雪花般微小的业因,经历长时间恶不善法的熏习也会滚成巨大的雪球,早受报,早解脱,善果成熟时亦复如是作意。
再者要明白业决定一切,大至山崩地裂,小至细胞颤动,都不过是“业”的舞蹈。无论受到多大苦难,遇到多大诱惑,亦不会再像原来那样条件反射般起嗔、起贪、起惑;
诚能如此作意,自然不会再造业、再感果,反而能转恶果为善因;转染果为净因,转世间果为出世间因,使得自渡渡他成为可期之事,而非与众生一起沉溺于业果的苦海
妄心若起,知而勿随;万德斯具,妙用无穷。
世俗菩提心才是“我们的菩提心”
之所以要特别强调世俗菩提心是因为:胜义菩提心是证悟空性远离戏论的无分别智慧,只有登入圣地菩萨的相续中才有,属于“微细法尔所得”,对我等来说比较难以企及。
我等凡夫只能在资粮道、加行道中依靠“粗大名相所生”的世俗菩提心长期串习的势力,最后才能在见道中现量证悟诸法实相真如、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胜义菩提心。
发世俗菩提心,能净先积恶趣因断后等流之功德。——《入菩萨行论》
世俗菩提心又分为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
如《入行论》云:“如人尽了知,欲行正行别,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别。”
就拿一人从西安去法源寺来说,首先他心里怀有“我要去法源寺”的想法。同样,最初心里怀着这样的愿望:我要令一切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相当于“欲行”,这就叫做愿菩提心,开显一下,就是四弘誓愿。要去法源寺的这个西安人,在准备好了动车票、方便面等以后就正式启程上路。同样,为了使一切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而在实际行动中利益众生,修学六度四摄的“正行”,就叫做行菩提心。
愿与行,如鸟的双翼,车的双轮,缺一不可。二者之间是既有统一性又有区别性的辩证关系。志愿所向,须有行动方能满足;行动须有志愿方能引发。
又有一类分别是:菩提心又可分愿心和行心,在未受菩萨戒之前的菩提心是愿心,受菩萨戒并得到菩萨戒体时的菩提心始能称之为行心。
那么胜义与世俗菩提心的果地,除了发愿与行持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因地呢?
在特别重视菩提心的藏地,流传着两种因地修法:
(一):按《般若经》义,依《菩提道灯论自释》所说的因果七支法修菩提心;
(二):按《大树庄严经》义,依《集学论》和《入行论》所说,自他相换法修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对二种修法的传承也给予过解释:“七重因果修心法”----由佛陀释迦本师开示,以弥勒为主要之祖师,下传经历代广行派祖师无著、世亲及金洲等祖师而至阿底峡祖师;“自他交换修心法”由佛陀传予以文殊师利为首之深观派祖师,经龙树、月称等祖师亦传至阿底峡祖师。这两派都是以出离心、平等心为基础,进尔发大慈悲心救度有情共证菩提。
阿底峡祖师一人兼备了这两支传承,据说在公开的开示中,他教授'七重因果修心法',在对亲密弟子的秘密开示中,他则另授以“自他交换修心法”。
因为相较于次第严明环环相扣的“七支因果”,以无我空性见为基础的自他交换对根器的要求要高出许多,而自他交换一旦成功,则能直接现证空性,登入初地,入菩萨流。
七支因果
七支因果想要正确的发起,在因行时要六个步骤: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增上意乐,才能得到菩提心这个果,属于“一果多因”。
觉悟成佛和菩提心,菩提心和增上意乐,增上意乐和悲心,悲心和慈心,慈心和报恩,报恩和念恩,念恩和知母等之间,均存在着结果和原因的辩证统一关系;我们的目标是成佛,而圆满佛果从菩提心生,菩提心从增上意乐生,意乐从大悲生,大悲从慈生,慈从报恩心生,报恩从念恩生,念恩从知母生。
下面粗略解释一下七支因果的名相:
第一支是知母;《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中的“尔时,世尊引领大众,直往南行,忽见路边聚骨一堆。尔时,如来向彼枯骨,五体投地,恭敬礼拜” “此一堆枯骨 ,或是我前世祖先,多生父母 。以是因缘,我今礼拜 ”。
正如经中所言:六道众生都是自己的母亲。怎么认定呢?我们在轮回中有过无数次的转世,转世的次数比宇宙中的沙子还要多,每一次转世都会有一个母亲,所以,六道众生都当过我们转世时的母亲。而且不止当过一两次,是当了数百万次、无数次。
菩萨道最基本的就是认定六道众生是母亲,这是菩提心最前提的一个心理建设。
第二支是念恩;既然众生是母亲,那么亲生母亲对我们有多大的恩,六道众生对我们也有同样的恩。
第三支是报恩。思念母恩后,要想着如何报答母亲的恩德,报答母恩最好的方法是引导母亲众生进入佛门,让她修行,发菩提心,求证究竟涅盘。
第四支是发慈爱心。我们经常念的“愿诸有情具足安乐及安乐因”,就是发慈爱心。要对所有的有情众生,发出儿子对母亲的那种慈心,愿所有的众生永远具足安乐和安乐的因。
第五支发悲悯心;“愿诸有情远离苦恼及苦恼因”,就是发悲悯心。六道众生都有很大的痛苦,造成这些痛苦的因就是烦恼和业障,我们心里要想着让每一个如母众生都远离痛苦及痛苦的因,这就是发悲悯心。
第六支发增上意乐心;这个“意乐”可以理解成为一种责任心。要想着:“我是六道众生的儿女,有引导母亲众生离苦得乐的责任”,而且一定要把这种责任心发出来。然后再想一想:我有没有帮助母亲众生离苦得乐的能力呢?没有。帮助亲生母亲离苦得乐的能力都没有,要帮助六道众生的母亲众生就更不用说了。
第七支是发菩提心;谁有让六道众生离苦得乐的能力呢?阿罗汉?得地菩萨?都没有这个能力,有这个能力的就是佛。所以,我要发心:为了六道众生离苦得乐,我要成佛,成佛后马上来度如母众生,让众生也发菩提心,离苦得乐。
在具体观修实践中,则以知母、念恩、报恩、慈心、增上意乐、大悲心、菩提心等依次为前提和基础逐步进行观修的,这是典型的“系统工程”,其中一环稍有懈怠,这个系统就“葛优躺”了。
所谓系统,是由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好比菩提心不仅仅是悲天悯人的情感或向上精进的意愿,前者是“爱见大悲”,后者是欲心烧炽,这些都是修道应舍离的,菩提心其实是它们的组合与升华,就像紫色是由红蓝混合而成的颜色,虽出于红蓝,但胜于红蓝。
自他交换
自他相换观修法,可以先粗浅的理解为换位思考的修法,本质是在“自他不二”思想的基础上,又通过 “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的缘起思想为逻辑路径出的开显出的一种观修方法。
自他交换的具体操作,一般都是以呼吸为所缘境,在静修时观想你的母亲人正在经历地狱内火烧油煎的痛苦,当你吸气时,想像母亲的痛苦如同浓烟般的黑云进入你的鼻孔,然后深入你的内心。
注意在调适好了心态后,作意让份痛苦在心中停住一会儿,安静地体会一下;接着呼气,同时观想呼出你所有的福报、吉祥、功德给母亲,再想像母亲因此感受到彻底的解脱、释放与快乐。以此方式连续呼吸几次。再用知母念恩的作意,将自他交换的对象逐渐普及到一切众生尤其是怨敌和债主。
自他交换的练习能深刻地去除我相与人相的二元对立,证入无我无人的空性正观,还能对治贡高我慢;《入行论》云,“易位卑等高,移自换为他,以无疑虑心,修妒竞胜慢。”
就是说将自己与卑下、相等及高于己者三种对象交换易位,然后毫无疑虑地以易位后的身份,对易位前的自己生起嫉妒、竞争、我慢,藉此而对治烦恼,修习悲护之心。
自他交换的修法妙用无穷,具体的操作也因人而异,但根本的目的,还是发起菩提心。
传阿底峡尊者菩提心修法的一位上师,有一次正在座上讲法,有一人追狗而打,狗无事而尊者的上师却应声从法座上跌下来,有人以为上师太过夸张,然而上师解衣给大众看时,却见在狗被打的相应之处,上师身上有一道重重的伤痕,这就是自他交换的真实功德。
七支因果与自他相换是菩提心的亲因,但如果想要生起菩提心的果,除了亲因,还需要助缘。
《菩萨地持经》谓发菩提心有四种缘:
一见闻为增上缘,增上即增进之义。谓世间之人,或见或闻诸佛菩萨有不可思议神通变化之事,既见闻已,即发是念,是佛菩萨功行具足,能为如是诸变化事;以此见闻,为增上缘,故乐佛大智,发菩提心。
二闻法为增上缘,谓世间之人,虽不见闻诸佛菩萨神通变化,但闻说法,赞叹菩提及大乘法。彼人闻已,则欢喜信乐,以此闻法为增上缘,故乐佛大智,发菩提心。
三护法为增上缘,谓世间之人,虽不闻法,或见法欲灭之相,遂作是念:无量众生,造诸恶业,当遭大苦。我今修菩萨道,护持正法,为诸众生灭无量苦。以此护法为增上缘,故乐佛大智,发菩提心。
四发心为增上缘,谓世间之人,虽不见法灭之相,但见恶世众生,为烦恼所障,不能出离生死;遂作是念:于此恶世,尚不能发二乘之愿,况能志求无上菩提。我当发心,亦令他发,以此发心为增上缘,故乐佛大智,发菩提心。
世亲菩萨在《发菩提心论》(卷上)也开显了很多种缘,以四种缘最为明了:
一者思惟诸佛发菩提心;二者观身过患发菩提心;
三者慈愍众生发菩提心;四者求最胜果发菩提心。
通过对菩提心类别、亲因、助缘的详细分析,相信大家对这个概念已经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我虽然写了很多,其实知识点很简单:菩提心,菩根本是发心,核心是慈悲,对象是众生,目的是度脱。
通途而言分为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才是我们要发的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又分为“行”、“愿”两部分,具体的修法有自他交换(缘起法)与七支因果(因果法)。菩提心还有其他的助缘部分,太过庞杂就不一一赘述,具体参见世亲菩萨的《发菩提心论》
其实长养菩提心的作用不仅在于能证得阿若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果位,在凡夫的因位时,我们的身心也会因为菩提心的修习而更加的柔和质直,调柔轻安。
因为只要菩提心坚固,则现前便有了可靠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的精神能源,有了滋养身心的源头活水。
《华严经》云: 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其实发菩提心的“发”,就像植物发芽的“发”。
曾经孵过豆芽菜的人就知道,一颗干的黄豆是不会发芽的,必须要浸足水分,才能发芽。这就相当于良好的助缘。
而芽一旦发了,它的内在就有一种生命力,能突破外层的壳。如果没发,外力硬要把拨壳也不容易。
那层壳就像我们自我的束缚和执着,一旦被知母念恩、自他不二的作意冲破,小小的一颗芽会有巨大的生命力。
所以只要发菩提心坚固不退,今生见道又岂会遥遥于无期?
《佛说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善男子!诸阿阇梨,与诸世间一切众生,欲求菩提,用真实心,直行正道;若心行染欲,谄曲不实,是行邪道希求菩提,无有是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