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价值评价的误区
主要观点摘录:
公司给员工的报酬是以他的贡献大小和实现持续贡献的任职能力为依据,不会为员工的学历、工龄和职称以及内部“公关”做得好支付任何报酬,认知不能作为任职的要素,必须看奋斗精神,看贡献,看潜力。
大家必须提高管理效率,不要为加班而加班,不要搞形式主义。
产品研究过程中,评价标准要调整一下,注重产品的商业价值和利益,而不是片面重视发明创造。将新颖性、实用性、先进性相比较,更应突出实用性,形成面向客户的研究开发体系。
产品研发不能唯技术为重。我们的价值评价不能唯技术为重,一个人技术再高,做不出产品或者做出来的产品没人买,那么就没用。千万不能唯技术衡量人,否则用这种价值导向牵引下去,公司就是死路一条。
公司需要的是员工的贡献,因此薪酬及奖励只能与其责任结果挂钩,而不是一考定人生。素质与技能是员工在劳动准备过程中完成的,劳动的准备过程是员工的投资,应由员工自费在自己支配的时间内完成的,当他具有一定能力,就能在劳动过程中做出一定贡献,我们按其贡献给以报酬。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一个基本观点。

把我感悟到的三点分享给你
第一、杜绝学历、能力,以考定级、假贡献。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价值评价要面向市场,只有市场接纳的才是我们的价值所在。除开我们的价值贡献以外,诸如学历、能力、工龄、加班、长官意志、以考定级等等,都不能拿来作为价值评价的最终结果,必须是以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可衡量的价值贡献为评价依据。
哪些是值钱,可衡量的贡献呢?
首先,我们要表现在工作状态上,以奋斗者的精神,面对工作、面对客户。
其次,是以市场为导向下的劳动增值,才是有价值和意义的。
最后,我们还要把它体现在以市场的贡献,或者以客户需求的价值转化,作为我们价值导向的评价标准。
第二、杜绝片面追求产品研发,假技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技术研发要以客户为中心,要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根本点。脱离了客户的价值满足这个核心,所有的技术研发都没有实际的商业价值。
技术的研发在管理体系里,不应该有高于其他部门的组织权威。单纯的高知识性、高技能性、高学历,不能作为获得组织尊重的价值定位。
产品技术的好坏是取决于客户是否有买单,以市场是否有竞争力作为检验标准。
技术的研发更不能够形成学术的研究,技术不是让人看不懂的所谓高大上,而是要让客户看得明白、接地气的产品表达。价值的评价最终还是需要以市场和客户形成的结果为事实依据。
第三、杜绝蛮干、加班加点,假劳动。坚持以奋斗者为本。
做一个有效率的员工,是以奋斗着为本的基本表现。不提倡,也不在于盲目的加班加点和蛮干。价值评价就是要杜绝以苦劳或者与加班比较多,承受压力比较大,而最终得到在价值评价时就有加分的可能。日常的教育评价当中要防止这类的干扰因素。以奋斗者为本,实际上还是要以奋斗者的精神,创造出真实可衡量的价值才算奋斗,否则都是假劳动。企业的价值评价,不讲苦劳。
总结一下,价值评价的误区,要杜绝假贡献,杜绝假技术,杜绝假劳动。价值的评价不以学历、能力、苦劳,学术研究等为评价依据。而是以客户的需求满足,市场的反应速度以及企业的价值转化,作为个人价值贡献的价值点评价。
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中,获得成功的唯一希望,是要有选择性,集中火力于狭窄的目标,细分市场。一言以蔽之,就是"定位"
--《定位》艾·里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