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三国简书历史专题精选人物
【1124】单固:出仕不情不愿,却也不忘君恩

【1124】单固:出仕不情不愿,却也不忘君恩

作者: 秉笔春秋吕书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7-23 07:38 被阅读0次

从来依草莽,何处有君臣。开篇依然要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即便是处于相同的位置,面对相同的场景,每个人做出的决定都有差异。本篇就来聊聊单固,字恭夏。

单固是兖州山阳人,汉末三国时期也有些山阳人士轮番登场,列个名单:郗Chī虑、度尚、刘表、檀敷、张俭、凉茂、李典、王粲càn、王弼bì、伊籍、仲长统、满宠、曹伟、单固。其中不乏刘表、王粲这样的当世名士,单固与他们相比名气还差一些。

单固颇有才干,他出仕的时间点就比较晚,也是他出场的时期比较晚,一直到曹芳正始年间,兖州刺史令狐愚才打算征辟他为别驾。但是单固并不想在州府任职,就推脱自己病了,打算就这么拖过去。但是令狐愚并没有放弃,他和单固的父亲单伯龙交好,反而对单固更加礼待了。

“固不乐为州吏,辞以疾。愚礼意愈厚,固不欲应。”——《三国志·王凌传》注引《魏略》

单固对于担任州吏依旧不情不愿,但是他母亲夏侯氏劝他“使君与你父亲向来交好,所以才屡次征辟你,你也该踏上仕途了,还是去州府就职吧。”在母亲的劝说下,单固不得已还是担任了兖州别驾,其实从他能担任“别驾”这职务来看,单固的家世也不会有多差。

别驾单固和治中从事杨康都是令狐愚的心腹,所以令狐愚、王凌谋划迎立楚王曹彪一事他们也知悉。当令狐愚病重时,杨康响应司徒高柔的征召来到洛阳,并且向朝廷告密,这也引发了司马懿出征等一系列事宜。

而单固当时也因为生病辞官了,但司马懿依然把他找来问询“你知道为什么找你来吗?”单固回答不知道。司马懿又提醒他“就想想最近发生的事,令狐愚谋反了吗”单固回答没有。虽然司马懿在审问单固时他一直否认自己与令狐愚谋叛有关联,但无奈还有个证人杨康。

杨康指出单固是令狐愚的心腹,令狐愚、王凌的谋叛他都知情,司马懿这才有理由把单固及其家属下狱,哪怕面对严刑拷打单固都没有承认令狐愚有反叛之意。这也能推测司马懿并没有掌握令狐愚、王凌谋反的实质性证据,杨康也只是提供了一面之词,毕竟王凌、令狐愚都是坐镇一方的重臣。

“而杨康白,事事与固连。遂收捕固及家属,皆系廷尉,考实数十,固故云无有。”——《三国志·王凌传》注引《魏略》

单固怎么都不松口,司马懿就把杨康找来一块对质,这才逼迫单固开口,他怒骂杨康“你这老奴既辜负了使君,也害了我全族,看你怎么活!”这才有机会将单固定罪。

在和母亲、妻子相见的时候,单固都不抬头看他的母亲,夏侯氏知道单固对于牵连家人很愧疚,就写字劝说单固“恭夏,你本就不愿意出仕,还是我强迫的原因。作为臣子,自当如此,家族就此衰颓,我也没有怨言,你把自己的想法跟我说说。”但是单固始终不抬头也不言语。

杨康也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他因为证词真假掺半也被下狱问斩,临行刑的时候,单固又骂了杨康一句,质问他有什么脸面对令狐愚,那是他们的故主,有提携之恩,随后两人均被处死。

如有疏漏,还望指正。

相关文章

  • 【1124】单固:出仕不情不愿,却也不忘君恩

    从来依草莽,何处有君臣。开篇依然要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即便是处于相同的位置,面对相同的场景,每个人做出的决...

  • 穷不坑朋友,富不忘恩人[转发]

    和朋友相处 最重“情义”二字! 什么是情? 朋友有难,不躲不藏,尽心帮忙; 什么是义? 朋友有恩,不舍不忘,记在心...

  • 雨.恋

    情寄相思结, 唯恐君不知。 密密细雨逢, 不忘恋君心。

  • 赠郭君出仕

    因缘相遇 于大明桥畔,实验楼前 今夕暂离 因年少未成 仍需奔走天涯 江湖中各自行走 人生中各自成长 暗自关怀 若需...

  • 婚外情事件读后感

    君若愿倾其所有与我一同赴这红尘情劫,我定生死不负君恩,君若退缩,我不怨不怼,好聚好散。 从高峰到低谷,才真正考验一...

  • 诗一首游子思

    人在他乡思双亲,游子难报父母恩; 每日三省求孝道,不忘父母养育情!

  • 2018-05-12

    不思人非,不记人怨, 不念人过,不忘人恩。 不忘初心,不违本心, 不负真心,不丢良心。 看人长处,容人短处, 帮人...

  • 缘梦聚

    不忘人恩,不念人过,不思人非,不计人怨。

  • 2020-08-06

    不忘人恩,不念人过,不思人非,不计人怨。

  • 不忘人恩,不念人过,不思人非,不计人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124】单固:出仕不情不愿,却也不忘君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qc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