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和编辑的对话
我觉得这篇内容体现的东西,我持保留意见,因为整个采写过程是,编辑先有一个想法,然后,就想要去找到一个能体现这样想法的人,这好像是有点太先入为主了吧。
当然这样也并不是不好,说明这个编辑他的经验很丰富,他知道如何把握舆论导向。他的选题就是他的价值观。
先确定选题方向,之后就是花80%的时间找到合适的主人公,花80%的时间确定最终的故事。如果真能找到这样的人,说明这个编辑的想法是可行的。
这里还有一些具体的编辑和作者的沟通内容也很有启发。编辑有了个想法,然后让记者去采访,记者采访回来了之后呢,每次采访完之后都花半个小时和编辑进行讨论。
编辑的工作就是倾听,并不是上来就抛出各种问题,即使说话,也是为了让记者说下去什么内容让他吃惊,哪个迷点吸引着他,故事的主题大概是什么。让作者用6个词描述故事,接着问能不能用三个词,一个词行不行,这种聚焦练习帮助作者从内容转向意义。
当编辑介入太多的时候,采访的人,这个作者可能就会陷入到不会写的状态,这个时候编辑就鼓励他说,花一天时间自由写作,尽量快速的写,不要自我审查,就写让自己最有感受的故事元素。
其实编辑和作者是一个合作的关系,对不同的作者要有不同的指导的方法,所以以上介绍的这个过程只是参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