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回婆家消暑,村里来了一个专门给老年人照相的。费用不高,当场就能拿到。村里的老人围了一圈。
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家照相的专门服务老年人。是知道村里年轻人都不在家吗?也许他们是觉得年轻人都有手机,看不上古老的照相形式了吧。我正洋洋得意,觉得自己推测合理。结果,当一位老人拿了洗好的照片出来后,我瞬间懵了。
后来陆陆续续有老人取到了照片,结果都是清一色p图照片。男的西装领带,女的老式旗袍。只是把头换了一下。这是什么操作?什么时候流行这种“证件”照了。我看他们身份证上也没这么讲究。
我的疑惑很快被解开了,那些照片不是什么装饰品,而是老人们给自己准备的遗照。
犹记得前几天看《隐入尘烟》时的一幕。贵英意外落水身亡,除了结婚证上的一张合照,一张独照都没有。有铁便拿了结婚证上的照片让照相馆的工作人员做成了一张遗照。
那次看老人们那么积极地拍遗照我还有些不理解,觉得他们“太作”,人还好好的怎么就拍上“遗照”了呢?更有甚者早早地选好了自己百年之后的福地。甚至请工匠把墓都打好了。我记得听公婆聊这个话题时我们年轻一辈的都是坚决反对的。觉得人好好的,不吉利。
直到看完电影。我一下子理解了他们的心情。也更加明白了他们那种害怕死亡却又不得不面对死亡的心情。与寿终正寝相比,大部分的老人更害怕的是意外。
前年我们村里的一个70多岁的老人说着话就不行了,平常啥毛病没有的一个人说是躺下休息一会就再也没起来。结果是啥也没准备,一切都很忙乱。
或许是意外看得多了,所以我们村的那些老人才会那么积极地安排自己的身后事。以前我只知道老人会给自己准备寿材。因为那东西太大,藏不住。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好多老人都会把自己身后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说白了是想自己死后也能体体面面,更多的是为了子女能省点心。
唉,看吧,老人到什么时候考虑的都是子女。子女什么时候能多考虑考虑老人呢?
虽然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但我们的任务便是过好当下。对于老人,没事多陪伴,常回家看看便是最大的孝顺。别等老人去逝,翻遍手机,翻遍全家也找不到一张老人的照片再后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