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作者伯顿-马尔基尔是投资界理论派和实践派,这本书1973年就出版了,我主要看了2014年的第11版。这是一本信息量非常大的书,有很多浓缩的知识点,不太适合初学者,但结论却很简单——投资指数基金优于投资主动管理的基金或者股票。
本书主要是讲历史,谈方法。第一,大量的历史故事,从郁金香泡沫到次贷危机,罗列了资本市场上的一系列疯狂投机事件,联想到近几年的P2P和区块链,证明人性永不变,热点会换一个马甲,继续重复过去的故事;第二,大量的理论方法,从传统的“坚实基础理论”和“空中楼阁理论”到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包含最近几年热门的聪明贝塔基金,都给你追根溯源、一一道来;第三,大量的统计数据,从主动管理的共同基金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对比到不同投资工具的年收益率比较,坚持让数据说话、用事实证明。讲了那么多事实、列了那么多数据、分析了那么多方法,他到底想说什么?
这就本书前言的第一句话
倘若投资者买入并持有指数基金,而不是勉为其难地买卖个股或主动管理型基金,那么他们的财务境遇就会好得多。
结合《赢得输家的游戏》,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投资要的是把简单、正确的事情不断重复,而不是新奇刺激的方法与逻辑。这一点在书中也得到了完美的体现,金融机构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推出新的工具,却始终难以打败市场,指数基金依然是个人投资者最有效的投资方式。
论点已经有了,其它的都是论据
第一:关于市场定价
价格由内在价值(坚实基础理论)和参与者的心理因素(空中楼阁理论)共同决定的,但它们都是后视镜理论,基本面分析难实施,技术分析没道理,况且大量的事实已经表明,不论什么理论都还不能为投资者提供一种系统而具体的指导来持续取得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作者把基本面和技术分析全都否定了,指出价格短期随机游走,没什么规律。
把两个理论结合使用,估值更多要用在“买入”上,而趋势则要更多用在“卖出”上。 因为便宜会有底,而疯狂起来,贵的会没边。但在实践中,这更像艺术。
第二:市场有效性
市场并非总是正确,甚至通常都不正确。但是,没有任何个人或者机构能够始终如一地比市场整体知道得跟多。市场最终会矫正一切非理性行为。
《证券分析》中格雷厄姆写到:归根结底,股票市场不是投票机,而是称重机。
霍华德-马克思的《周期》中有类似表达:市场就单一年份看,大都不靠谱,不是高估就是低估,正常概率1/16,但是时间拉长后,市场却是靠谱的,是沿着中心点的直线,不断上涨的。
卡拉曼在《安全边际》中说:实际上从未有人能连续预测正确市场的价格。也就是说,打败市场很难。
第三:主动管理难以跑赢市场
用大量的数据说话,各方面的表格对比,主动基金作为整体跑不赢指数基金,过去不代表未来,个别表现亮眼的主动基金很难有持续性。上一个10年,前20个最佳主动基金,第二个10年,表现落后。持续观察40年,结论没有改变。这一点在A股也变得越来越有效:主动基金大热必死,金牛奖基金年年都在换;把比较范围扩大,中国近几年主动基金和指数基金的对比 ,也证明了这一点。
这个结论成立的核心逻辑:
- 市场有效 (主动基金不能打败市场)
- 持有成本(主动基金管理费高)
- 摩擦成本(主动基金交易频繁,费用高)
第四:股票收益
股票长期收益率 = 初始股利收益率 + 盈利增长率
从更短时期角度看,比如几年甚至1年:
股票收益率 = 初始股利收益率 + 盈利增长率 + 估值变化
衡量的时间都很长,因为短期随机漫步,无法预测。无论如何“初始股票收益率”都很重要,也就是说,买的便宜才是硬道理。另外告诉了我们在股市赚的是什么钱,是公司盈利增长的钱。(不是割韭菜的钱)
第五:Smart-β 其实并不聪明
其背后的逻辑是主动管理,而且,不同策略有各自不同的适用环境,既存在跑赢的时候,也有跑输的时候,依然逃不过均值回归的道理。
第六:投资的核心不是选择收益,而是选择风险。
投资风险必须和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
卡拉曼在《安全边际》表达类似观点:必须首先关注风险,其次才是收益。
【风险】,即有一定的可能性会损失一部分资金,如果是获得一部分资金,我们通常叫运气,不叫风险,投资的核心就是在风险可控或者与自身风险承受程度相匹配的情况下尽可能争取高的收益。
强调一下,是风险承受能力,不是风险偏好,一个是客观,一个是主观。到股票牛市的时候,很多人觉得自己可以承受高风险,这是风险偏好变大,而不是承受能力变了。
根据结论,具体怎么操作
作者推荐组合
可以简单理解为股债均配(5%的现金,27.5%的债券,12.5%的房地产信托,55%的股票),对比桥水基金的全天候策略,没有商品。作者不建议非专业投资者投资黄金、收藏品、期货等投资品。组合中的配置,作者都推荐了指数产品,包括债券和房地产信托。而国内的债券指数产品很少,房地产信托可以认为没有。
生命周期投资理论
本质上是假设年龄不同,风险承受能力不同,因此来调整高波动的股票资产在组合中的比例。
最后,告诉投资者战胜市场的机会十分渺茫就像告诉孩子这个世界没有圣诞老人一样,会让他的生活没有趣味。
总结
作者论述了主动基金打败市场的困难现实,不管是传统的投资思路,还是新兴的投资逻辑,在实际应用中都难以打败市场。市场的有效性证实了被动指数投资的可行和优势。
我的理解:
大部分观点认可,但我觉得Smart-β还是有优势的,内心还想着打败市场(道理虽然明白,但我做不到)。
根源:
- 知识认识深度/浓度不够。
- 过度自信。中国股民7赔2平1赚,虽然明白这个道理,哪怕教过学费,仍旧认为自己是那剩下的10%。想起书中的例子,大部分人认为自己的颜值中上,体育成绩超过平均。
- 股市里选择大于努力,大部分时间其实无事可做,但我经常还要努力一下,比如做波段,做网格,结果做多错多。有这个时间还不如用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或者读书学习。
附,本书思维导图
漫步华尔街.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