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负责的班级群做了一次例行班会,其中有个主题讨论环节是,推荐一本你喜欢的书,以及你有哪些好的阅读习惯跟大家分享。
我根据成甲老师做过的读书方法做了一次笔记分享,在这边作为日更的文章也同步一下
首先介绍下成甲老师:
成甲,得到“每天听本书栏目”最受欢迎的说书人,被罗辑思维称为“中国最会学习的人之一”,经营者一家旅游投资咨询公司-为旅游度假区提供咨询服务。业余时间,写出《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半年时间畅销20万册。
成甲老师做过一个高效读书小分享,精华就在下面这张图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8741/c4640e8e616bb472.jpg)
接下来,我展开来说一下
1
熔断不读书法
这个是参考了股市熔断机制,在股市中某支股票股价一旦跌到某个指标,就不允许买卖交易,称之为为熔断。
读书可以借鉴的地方是,当读到有疑问、有启发的地方,就立即停止都书,开始思考为什么会有启发或者疑问,启发可以用在哪些地方,背后有什么原理吗?
这种方式的优势是可以快速提炼书中价值要点,随时开启阅读,也适用于碎片化时间,开卷有益。
但也有问题,就是容易陷入书籍的某章节某个段落,而忽略书籍的整体系统结构,有没有好的方法补足下呢,第二种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2
关键词读书法
在读书时把书中的概念或关键词提炼出来,找出之间的关系,结合主题和目的,梳理出关系网络,就可以找到作者思路,可以更深入的理解阅读的书。
这里有个高效的办法是:封序目尾法
分别对应着一本书的封面、序言、目录、结尾。
封面是整本书最高价值体现,也是最核心观点提炼;
目录一般包含本书的重要关键词列表;
而序言和结尾作者通常会对本书作整体总结,为什么要写这本书,解决了哪些问题,可以说是关键思想的汇总了。
关键词读书法的优势是可以提高读书效率,在宏观上整体理解作者思考路径和逻辑,更深入的理解数据集。
3
里应外合读书法
通过以上方法已经可以用来阅读大部分书籍了,但还有一些非常经典的书籍,还需要更加的精读,同时还需要在更进一步的找到方法更全面理解书籍,这里介绍了一种里应外合读书法。
“里”即实际呈现出来的内容,书籍本身;
“外”指的是书中没有写的部分,其实书中的内容并不完全是作者自己的思考。这是因为写作在于要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的结构体现在线性展开的语句里,这是一个层层压缩的过程,只要信息开始呈现出来就会会有缺失。
哲学家黑格尔有句名言就是我一旦用文字和语言表达我的思想,我的思想就会发生质变和肤浅化的问题。
所以成甲老师推荐了一个方法可以更好地用里应外合读书:知人论世
具体是指研究作者的成长背景,过去经历哪些人所处时代对他有哪些影响,然后结合书籍的内容进行理解,
从而还原出一个更完整真实的书籍,真正的吃透一本书。
以上就是成甲老师的一个关于读书的分享,你有没有好的阅读方法,欢迎于我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