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Python新世界
Python零基础入门之函数的修饰器详解!

Python零基础入门之函数的修饰器详解!

作者: 919b0c54458f | 来源:发表于2018-11-23 21:05 被阅读4次

内嵌函数

要理解修饰器,首先要知道python的内嵌函数。

在函数内部可以创建另外一个函数,不过内部函数也只能在外部函数的作用域之内调用才有效。

如果内部函数定义中包含了外部函数定义的对象的引用,内部函数会被称为闭包

私信小编007即可获取小编精心准备的大礼包一份哦!

修饰器

修饰器本质上是一个Python函数,它可以给对象函数添加额外功能而不必修改其内部代码。

语法糖与真正的装饰器

@是修饰器函数的语法糖,常见的修饰器写法如下(修饰器函数funA去修饰funB):

@funA

funB():

print("funB打印")

@funA的过程类似于在定义完funA和funB后,再调用funA,funB=funA(funB),这句才是真正的装饰器。

修饰器函数的定义

由上可见修饰器函数funA是一个接收函数对象为参数,并返回一个函数对象的函数。funA一般定义成类似下面的结构:

funA(fun):

print("装饰过程打印")

inner():

print("装饰内容打印")

fun()

return inner

其中print("装饰过程打印")这部分不在inner中的内容,是会在@funA的时候就执行一次输出。而inner内部的过程,则是要等到funB被调用的时候才会执行,即是说funB()实际执行的是funA.inner这个闭包函数。

多个修饰器

当一个函数被多个修饰器修饰时,他的执行顺序如下:

def funA(fun):

print('----用funA修饰----')

def inner():

print('----funA----')

return '' + fun() + ''

return inner

def funB(fun):

print('----用funB修饰----')

def inner():

print('----funB----')

return '' + fun() + ''

return inner

@funA

@funB

def funC():

print('----funC----')

return 'hello python decorator'

输出结果:

----用funB修饰----

----用funA修饰----

可以发现,修饰过程由内至外,先进行funB的修饰,再进行funA的修饰,类似于先funC=funB(funC),再funC=funA(funC),合起来就是funC=funA(funB(funC));

然后再加上调用语句:

print(funC())

打印输出如下:

----用funB修饰----

----用funA修饰----

----funA----

----funB----

----funC----

hello python decorator

同样可以发现,执行过程由外至内,先进行funA的内嵌函数,打印“funA start”,在执行到fun()的时候,再去调用funB.inner()函数,打印“funB start”,再执行到fun()的时候,才去调用被修饰的函数,打印"funC",而返回值则一层层由内至外嵌套。

装饰有参数的函数

被装饰的函数有参数的话,可以在 inner 函数里面加上接受无名参数和关键字参数,然后fun(*args, **kwargs)把接收到的参数原封不动的传回去。

funA(fun):

inner(*args, **kwargs):

fun(*args, **kwargs):

return inner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Python零基础入门之函数的修饰器详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us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