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人类学预习作业 - 草稿

教育人类学预习作业 - 草稿

作者: Dy应子 | 来源:发表于2020-10-10 19:10 被阅读0次

什么是遭遇和危机?

遭遇表现为一种新的生活经验,一种存在的经验。特征是强度极大,作为陌生的东西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人们将痛苦的对待它。一开始对痛苦二字不理解,随着再次阅读,读懂了痛苦二字的根源来源于因为遭遇强度太大。它不与人们的愿望和期待相符,以致人们即使反对也是徒劳的,只有被迫改变自己的行为。使人的本性中最核心的部分受到震动,人们必须改变自己的生活。

不是所有的相遇都叫遭遇,只有少数重大的特定的经验才可以称作遭遇。它们突然地我令人痛苦的中断人们的活动使之转向一个新的方向。通过遭遇,人的生活发生重大的改变。遭遇无论如何只是一种非连续性的形式,它以粗暴的方式突然的中断通常是连续性的生活过程,并给其一个新的方向。

在《教学勇气》中每一章的开篇都是里尔克的诗。在教育人类学中又一次看到了里尔克的诗《远古的阿波罗裸体躯干雕像》。通过。通过网络搜索到这首诗:

我们不能得知他传说的脑袋和熟果般的眼睛。

可他的躯干依然从内里弥漫出灿烂,

像一盏灯,如今他低垂的目光

还在灯火中全力闪耀。

不然他弧形的胸膛不会如此炫目,

从他文静的臀部和大腿,

到生殖之火摇曳的黑暗中心

也不会成就一个微笑。

不然,这石块就会在他肩膀

半透明的瀑布下显得污损,

不会像野兽的皮毛般闪亮:

不会,

从它所有的界限迸发如一颗星:

因为这里无处不在盯着你。

你必须改变你的生活。

——里尔克《远古的阿波罗裸体躯干雕像》

博尔诺夫说,这首诗是作为遭遇来体验艺术的一个合适的例子。对于这首诗还一知半解,无法理解作者所说的如何作为遭遇来体验艺术,期待老师的讲解。

把遭遇的特征归结为以下几点,1.他以极大的强度作为陌生的东西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而人们将痛苦的对待他。为什么说要痛苦的对待他呢?因为,雕琢自己是最痛苦的。遭遇的实在强度,这种实在根本不与人们的愿望和期待相符,以致人们即使反对它也是徒劳的,只有被迫改变自己的行为。遭遇闯入人们的生活,突然地、往往令人痛苦的中断人们的活动,人们的活动,使之转向一个新的方向。所以不是每一次相遇都叫遭遇,只有少数重大的特定经验可以称作遭遇。遭遇无论如何,一种非连续的形式,它以粗暴的方式突然中断,通常是连续性的生活过程,并给起一个新的方向。它将导致人生活发生重大的改变。

博尔诺夫在教育人类学中写道,如果我们说人在遭遇中经受考验,这从根本上说肯定并不完全正确,他并非首先是他自己,而后再来证明自己。他真正的自己,即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的存在只有在遭遇过程中才会成立,为此遭遇过程对人的自我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一真正的自己绝不是在平静的连续性的发展中形成的,原则是只能在与他人的遭遇中最直截了当的说总是与“你”,与一个具体的其他人的遭遇中才能形成。

一般说来,人们习惯认为,一个人变成什么样子,是因为他遇到了什么事情,对于重大的、改变自己生活走向的称为遭遇。但阿德勒提出,人格的构建基础,并不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这个人对事实的主观看法上的。也就是说,决定我们每个人的理念和行动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我们对事实的看法和理解。

同样的一件事情,甲这么看,似乎很有道理,乙与甲的意见完全不同,似乎也能很有道理。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看到的事实部分来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寻找自己的最佳方案,并由此形成自己的个性模式,也就是人格基础。阿德勒的这个理论在现代心理学界也已经被公认,并成为心理学领域的基本概念之一。

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经过了自己的主观加工,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扭曲和错觉,因此,个体心理学认为,对于个体行为的解读,一定要与这个人的生活背景相关联,才能客观评估这个个体的人格倾向。结合他的人格倾向,才能洞察具体行为背后真实的心理动机。对于儿童尤其如此,儿童的每个行为活动都不是单一的,都是儿童整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表达,阿德勒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人格的统一性”。

我认为博尔诺夫所阐述的遭遇和阿德勒的人格的统一性是两矛盾的,这两者如何打通、找到平衡点,期待老师的解读。

博尔诺夫认为,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是暂时的,所有教学的方向是,一种认真对待自己使命的教育,必须能够引导成长着的那一代人与精神世界的人物进行决择的一种遭遇。遭遇逼迫人们在两种可能性之间进行选择并做出取舍的决断。总是置身于各种可能性的冲突之中,并且必须做出抉择。但只有在这一决断中,才能真正知道自己生存的艰难。

危机是突然出现的且又令人忧虑的中断了连续生活进程的事件。要是由于无法摆脱的困难而中断了日常生活进程的都属于危机。

人只要生存着,任何时候都会处于危机之中。危机是必然的,关键是如何化危为机。

遭遇和危机对于教育有什么启发,在教育实践中如何落实?

相关文章

  • 教育人类学预习作业 - 草稿

    什么是遭遇和危机? 遭遇表现为一种新的生活经验,一种存在的经验。特征是强度极大,作为陌生的东西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人...

  • 《教育人类学》预习作业

    一、什么是遭遇? 遭遇是一种非连续的形式,它以一种突然的、粗暴的、往往令人痛苦的中断通常是连续性的生活过程,并给其...

  • 教育人类学预习作业

    什么是遭遇和危机? 遭遇表现为一种新的生活经验,一种存在的经验。特征是强度极大,作为陌生的东西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人...

  • “浪漫—精确—综合”预习作业一

    作业前奏 加入新网师,一直知道除了《教育写作》课程,其他都需要写预习作业,因首先选的《教育写作》课程,对预习作业的...

  • 9月26日家庭做业

    数学作业 1.完成小卷。 2.本周口算写到19页。 语文作业 1.把作文草稿抄到正式作文本上。 2.预习课文《意大...

  • 教育人类学简论(袁同凯)2013

    一、人类学与教育 1. 人类学分为体质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主要探讨人类机体的进化...

  • 杜威预习作业1 2.15 - 草稿

    第一章导读题: 1、杜威的教育思想核心就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第一章《教育是生活的需...

  • 预习

    预习作业

  • 日子

    “作业写完了?这么快!” “是呀,只写生字。” “不预习课文吗?” “不预习。” “作业太少了吧!把课文也预习一下...

  • 知家庭才能育孩子——学习《儿童的人格教育》有感

    【网师预习作业·《教育学经典解读》课程】 知家庭才能育孩子 ——学习《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二章有感 提交人20130...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人类学预习作业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vj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