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前,我在简书上发布了一篇名为《在大学得罪班长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的文章,有位简友这样回复我;怼回去了吗?没有的话你就是傻逼。
当时,班长在群里骂了我一大堆难听的话,但我并没有回怼,因为当时我正好在申请国家助学金补助,这事虽然指望不了他,但我希望他别在里面动手脚,所以当时就没骂回去,咽下这口怒气算了。
直到我了解到一些金庸老爷子的经历,我才知道原来我真的是傻逼,怂蛋成不了金庸!
1941年,因在壁报上写讽刺训导主任投降主义的文章《阿丽丝漫游记》被其开除。
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因对校内学生党员行为不满而向校方投诉,反被退学。
金庸,是我父辈那代人的青春。我不喜欢看《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这类武侠剧,我更喜欢漫威电影里的科技感,但我不明白我爸为什么那么热爱它们,也许这就是年龄代沟。
在我看来,它们就只是粗糙尴尬的特效,单调的“噗噗噗”、“duang,duang,duang”的打斗声和各种吊炸天的招式名合在一起。我不觉得有多么好看。但每次这些金庸武侠剧重播,我爸,这位金庸忠实粉丝,一定会守在电视机前过把武侠瘾。
不久前,金庸去世,满天都是悼念他的文章,我才知道他的影响力有多大。但是我仍然没有喜欢上他(并没有讨厌他的意思),我依然完完全全地不了解他,怎么喜欢?装作喜欢吗?
直到今天,我在简书上的一位好友“疲惫的旅行者”要在微信群里分享关于金庸的内容,我才有幸了解到一些,就是上面那些金庸的人生经历。
金庸可真是“齐天大圣”式性格的人,不是孙猴子当年闯天庭的无法无天,而是那种正直、那种敢于反抗的性格,会让人立马喜欢上他。
从我没有回怼班长这件事上可以看到,我也许是“沙悟净”式的性格;中庸,寡言,不敢反抗权威,所以,我成不了金庸。
网友评论